木樨来到南营去找云端,刚好碰上了贺楼逸将军。
“贺楼将军,这边的情况如何?”木樨问道。
贺楼逸叹着气道:“士兵们知道情况后意见很大,我怕出乱子,所以才去巡视了回来。真不知道可汗是怎么想的,就是不占领中原,也该允许我们抢些东西回来,不然士兵们怎会心甘情愿地去卖命?”
说着,他看了一眼木樨,意味深长地说道:“木樨姑娘,其实我知道你和可汗在中原生活了许久,对那里很有感情,可这些士兵却并不一样啊!”
“据我所知,木樨姑娘在中原的亲人们都已经死了,可汗的养父养母也就是姑娘的爹娘也早已去世,你们各自最亲的人恰好就是对方,北燕也是你们最终的归宿,所以,你们凡事就该多为北燕着想!”
“何况,中原那些人阴险狡诈,曾无数次伤害过你们,你们又何必还处处为他们着想呢?”
“其实,中原已经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了,你们还是把中原以及那里的人给忘了吧!”
“姑娘是个明白人,你就多劝劝可汗吧!他最听你的,而且他这次出兵中原,我想他实际上也是为了照顾姑娘的感受。所以,姑娘和可汗还是应当早日成婚给我们生个小王子才是!”
其实木樨知道,贺楼逸所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而且也是为了她和云端着想。
只是木樨却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
木樨在中原的亲人皆已去世不假,可他们却还埋葬在那里。
在中原虽有一些人深深地伤害过木樨和云端,可那里还有很多熟人和朋友,还有很多街坊邻居,还有一起长大的玩伴,还有很多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求活军”战友,还有很多深爱着自己、对自己拥戴有加、殷切期盼着自己回去而如今将会受到中原战火殃及的东川百姓……
我生在中原,长在中原,吃着中原的粮食,喝着中原的水,血液里流淌着中原人的血……
这一切又让我如何能割舍得下,又如何能让我视而不见,又如何能让我置之不理!
我一定要实现“止乱世,求太平;五谷丰,百姓宁。”的目标,一定要让那“七条纲要”在九州大地落地生根。
……
木樨和贺楼逸来到云端的大帐门口,隐隐听到里面有说话的声音。掀帘进去,却见是叶遂在此。
“叶将军,你怎么会在这里?”木樨惊讶道。
未等叶遂回话,云端便站起身来,兴奋地说道:“木樨,你来得正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叶将军是专程从洛阳赶来请求我们出兵援助的。真是天助我也!”
叶遂立即将中原的情况又叙述了一遍。
原来,裴建称帝后便废除了“求活军”以及后来的大齐所实施的一系列仁政。为了招兵买马,为了拉拢权贵势力,他大肆贩官鬻爵,纵容官员、将领和豪族侵占百姓良田和房产,纵容属下强抢民女……中原仿佛又回到了大梁和大周的时代。
为了消灭自己最大的敌人,裴建派出大军去进攻洛阳,遭到李孝德、李霖、杜仲和叶遂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
其他地方势力见裴建的势力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支持裴建的那一方开始踯躅观望;反抗裴建的那一方声势更加浩大;想自立为王或争夺帝位的那一方更加肆无忌惮;而想阻止这一切的那一方则更加忧心忡忡。
心急如焚的裴建决定御驾亲征,试图一举攻下洛阳消灭李孝德等人。
裴建一离开,雍州便兵力空虚。
李孝德从云端放他回中原一事来看,认为云端是个仁义厚道之人,而且似乎对中原也没有野心,放着其他人他还不放心,怕他们占领雍州后会进而称帝并试图消灭自己,所以李孝德没有通知任何友军反而悄悄地派叶遂前来北燕争取云端的支持,希望北燕军队能趁机偷袭雍州。
条件便是日后两国和平相处、互通互贸,中原每年向北燕赠送一定数量的黄金、药材、丝帛等。
云端当然不会要这些东西,他支持中原和平是毫无条件的,何况主要也是为了木樨。
而且云端准备派兵突袭雍州的主要目的便是支持远在东川的周翼遥坐上中原的帝位---这是他与木樨商量好了的---只是现在却不能告诉叶遂以免引起李孝德的不满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