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纵使朱棣心中是百般的不情愿,却也无法违抗自己父皇的旨意,无奈之下只好做这个宗人府右宗正的位子,大不了就是打自己的脸吗,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
上一回还是他和张枫两个人打赌,说蓝玉多少日内能够剿灭北元朝廷脱古思一行人,朱棣自信满满的立下了半年的时间,而张枫则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想到那个在湖广境内带着他们剿匪的将军,才定下了三月之期。
谁知道两人这赌约才定下不带一月的时间,前面传回来的战报就说蓝玉突袭一次脱古思队伍,让地方损兵折将,斩首数千人,现在正带着属下继续追击去呢。
这时候朱棣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亏得他当初这一顿分析,又是找来关于北元那些将军等等的资料,还有很多很多的辅助参考,再加上他对蓝玉的了解,才得出了这半年的时间限制。
说实话这时间是很多人的想法,毕竟这些人也不知道脱古思这么不堪重担,也更不知道他们的队伍里早就有了一个打算借机杀掉脱古思扶持天保奴上位的乃儿不花。
当自家队伍里有间谍存在的时候,还察觉不到,那别说是半年了,朱棣都敢说三个月的时间都太长了。
可事情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谁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也就照着正常的情况在分析,从地形地势到军队行进速度,再到领兵大将和敌我作战范围,最主要的自然是大明军乃是深入敌境作战,这其中的风险和变数可没有办法完全了解清楚。
但就是有这么多的可能性存在,朱棣还是认为大明赢定了,这里面自然是由对自家军队的吹捧,但更多的是对大明军伍的信任和自豪,也有一些对北元朝廷的不屑。
然而打脸来的就是这么快,上一回刚说蓝玉突袭了脱古思的行军队伍,这才半个月不到的时间,竟然又传回来消息,而这次更吓人,直接就是将脱古思大部给平推了。
虽然是趁着风沙黑夜的突袭,但能有此胆量和勇气,此战的胜利也绝非什么侥幸为之。
到此,朱棣和张枫之间的赌约也算是完结了,结果自然是以朱棣惨败而告终,张枫迷迷糊糊的就赢了。
其实本来张枫也就是随意的说了一个期限而已,他印象里的蓝玉很是高傲自满,又急不可耐,但却不鲁莽冒进。
可是他就凭借着仅此而已的印象,便猜到蓝玉此战的时间绝不会太久,事情的结果也正是如此,一向想要拿下脱古思回去向朱元璋复命的蓝玉,一点都没有耽搁,接连的奔袭作战让脱古思,让他的北元朝廷直接走向了灭亡。
虽然脱古思和天保奴本人是死在也速迭儿的手里,但这和大明倒是没有什么关系,事实证明了一切,要是没有蓝玉等人的夜袭突杀,也速递儿就算有不轨之念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那些金帐护卫之人的对手。
毕竟这些王保保的旧部可是不好惹的,别看现在让大明追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可真要是比拼战斗力,弱了不止一筹的也速递儿麾下肯定打不过这些金帐护卫。
所以脱古思能被这么轻松的抓住斩杀,里头有不小的功劳都要归属于蓝玉等人的劫杀夜袭。
不过不管怎样,输了还是输了,朱棣心有不甘却又没有办法,只能无奈的批了张枫几日休假,用来让他多陪陪徐曦,免得家里头那只海东青被折磨死。
那时候朱棣咬着牙承认自己输了赌约的时候,脸上都羞得红透了,简直不能直视,让一个堂堂亲王殿下,还是手握兵权的实权亲王主动低头道歉,这话说出去怎么听怎么都觉得是在骗人。
可朱棣又不是说话不算话无理取闹的人,输了就是输了,认了就是,只是当初自信满满信誓旦旦的说非要半年不可成的场景总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在朱棣的面前,从说出这话开始也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此硬生生的打脸也确实太疼了点。
那现在又来这么一次,还是自己父皇亲自下令来打脸,就算朱棣想躲也不可能了,还要笑呵呵的把脸凑过去自己扇,你说这是招谁惹谁了吧,就像是天降横祸似的。
朱棣打不打脸的问题先不讨论,单说现在他得了任命,包括受封宗令的朱樉等人也都陆陆续续的接到了通知。
不过这些人可不像朱棣那样嘴里埋怨闷闷不乐的,他们可是高兴坏了,能入宗人府可是天大的好事,代表他们已经是朱氏皇家之中能自己做主也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了,所以说可能只有朱棣一个人不开心也不热衷,其他人还巴不得这样的旨意多来一些的好呢。
皇室宗人府的变更,不过是今年一点小小的事情而已,在平定外患破灭北元的消息传到京城时,这最热门的话题自然就变了风向。
赞扬夸奖蓝玉者数不胜数,让本来在朝堂之中威势就颇高的蓝玉一时间风头无出其二。
就连那些卖艺唱曲说书的人都将这件事改编成了表演,成为了大明国内风传的故事。
不过随后的兀良哈部投降才真真正正的是本年度最震撼人心,也最大收获的消息。
在蓝玉班师回朝不久之后,守卫大宁都司的人突然间发现本来紧挨着他们的兀良哈部又不一样的动静,还没等这些人回去通报的时候,便看见有一队好像是使臣一般的人来到大宁城中,而他的意思就是想要前往中土大明国境之内,将这一件事只告诉朱元璋,也只有朱元璋才能为他们做主。
事情的起因就在于蓝玉等人攻势的迅猛快速,和大明彰显出来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国威,和那看起来就完全没有可比性的战斗力。
这些都是兀良哈部惹不起大明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让兀良哈当中几个主事部落的首领彻底下定决心的缘故。
泰定,朵颜,福余三家,便是兀良哈部说话最管用的人,在明知道己方不可能赢下这场战役的时候,与其和大明作对,哪还不如和大明和谈,甚至可以开出条件来加入到里面当中。
对此朱元璋自然是一百个愿意,毕竟像是如此大规模的蒙元人和势力主动向他投降,让本就混乱的草原各部落之间变得更加难以琢磨。
不过既然已经有了投降的意思,那朱元璋也不能拒绝掉,不然以后谁还会敢来投降,如此兀良哈部就成为了一个绝对的表率,到时候肯定能吸引一些别的蒙元人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