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其实道路不管是土路还是水泥,抑或是沥青,时间长了都有破损,都需要维护保养。

而古代哪有专门的道路养护部门,或是道路实在太烂,官府看不下去出资维修,或是某某善人出钱修补捞个好名声。

至于皇帝出巡,那地方官府自然是要黄土垫道,填坑补洼,突击性地维修一番。

徐齐霖是行过陆路的,离长安才多远,道路的情况便让他觉得坐车实在是遭罪。特别是没有减震的马车,屁股都会被颠成两半。

而轨道运输几乎是不受路矿和天气影响的,除非发大水,或是暴雪掩路。

但长途的轨道运输肯定还需要很多配套设施,比如沿途得设很多维修站,轨道坏了、车辆坏了,能得到及时修理。

嗯,现在徐齐霖主要还是解决漕运的问题。重中之重还是三门峡的陆路,其他航段哪怕拖个一两年,也不是大问题。

很简单,要往关中运粮,可不是非要从江淮开始。洛阳那里的粮仓,可是有堆积如山的粮食,少说也有几百万石。

正因为洛阳有的是粮食,但运进关中却艰难,以致长安的唐朝君臣常因为闹饥荒而跑到洛阳就食。

结束了煤矿的考察,拔款万贯以继续发展,徐齐霖再度登船,沿渭水直奔华阴县。

“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

“汉武帝元光六年,大司农郑当时主持,发卒数万人,由水工徐伯督卒开凿,经三年建成漕渠。渠成后,潼关至长安的九百里渭河河道缩短至三百余里。转运便利,关内赖之。”

“开皇四年,隋文帝命宇文恺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并于渠口建广通仓。隋末,广通渠淤塞,直至今日。”

一路上,徐齐霖不断向熟悉漕运的官吏询问请教,也亲眼看到了渭水的情况,觉得自己以前把漕政改革看得简单了。

渭河多泥沙、多浅滩,特别是中下游河段,河道游荡迂曲,多河心沙洲,河槽冲淤交替,主槽分叉摆动频繁。

而且,渭水下游的灾害比较多,从贞观元年至天宝元年,所记载的洪水灾害便有三十四次之多。

这又是大自然的惩罚呀!徐齐霖看着浑浊的渭水,苦笑着发出感慨。

人口增多了,粮食、住房、燃料的巨大需求,便向大自然过量的索取。毁林造田,烧草垦荒,大自然不堪其重,便以灾害回敬贪得无厌的人类。

可现在,徐齐霖只能先做完工作,再考虑以后是否有机会进行改变。毕竟,人的生存的是最主要的,你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挨着冻去保护环境。

当然,开通广通渠增进运力,则要比依靠时常淤塞的渭水要更加现实。

只怕李二陛下看到这宏伟的花钱计划会被吓着,而打退堂鼓吧!徐齐霖思索了半晌,决定暂且压下这个谏议。

一步一步来吧,甭想一口吃个胖子,也别想一下子花钱花得李二陛下肉痛。

抵达华阴,这里是渭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徐齐霖便带着人上岸查勘,确定建立仓库的选址。

隋朝时,原本在广通渠口,即华阴县东北渭水南岸建有广通仓,后来改名永丰仓,为当时京师附近的重要粮仓。

但现在广通渠已经淤塞不通,要实现黄河、渭水的分段运输,就只能重新建仓,依靠渭河进行水运。

好在渭水在华阴地区的河槽变迁,已经不甚剧烈,选址建仓不算是太过困难。

完成工作后,休息了一天,徐齐霖带人过了渭口,换船进入了黄河水道,继续向西而去。

顺流而下,行程很快,又是早就派人安排好的船只,船老大和船工都很有经验,一路上还算顺利。

不日,众人来到了陕州,也是漕运路上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洛阳到陕州,水路有三门峡岻柱之险,陆路三百里由车转运则费用昂贵。

而陕州有太原仓,倒省了再次建仓的花费。在徐齐霖的计划中,如果在三门峡西所建的仓库较小,还是要以太原仓为主要集散地。

在陕州停留了一天一夜,采购采用物资,主要是干粮。徐齐霖还请船工们在酒楼大吃大喝了一通,并详细了解三门峡沿岸的具体情况。

根据船工们描述,三门峡沿岸是有漕运栈道的。但这个栈道不能运输,而是给纤夫所走,拉船前进的。

这些栈道大多是在河岸山崖的半腰处开凿一条凹进岩石的小道,在无法开凿凹道的地方,则每隔约二米凿有一个方孔,用以揳入木梁,铺板架桥。

每当漕运船要逆流而上时,纤夫就沿着栈道拉船前行。在栈道中部的石壁上,凿有许多牛鼻形的小洞,用以拴绑绳索,供拉纤人把持使力。

而漕运船只要逆水而上,全是靠了纤夫的苦力。而纤夫这个职业,无疑在众多高危行业中排名最靠前。肩上是沉重的纤绳,脚下是崎岖山道,稍有不慎便会跌落悬崖,非死即伤。

“脚登岩呀,手抓崖,肩背纤绳把船拉,屁股撅天上呀,脑袋夹到腿圪拉,挣俩钱拿回家呀,养活妻儿和爹妈……”

后世还有纤夫拉船所喊的黄河号子,可谓真实生动地记录了纤夫们拉船之苦和逆水行船的艰难。

徐齐霖感慨之余,也在考虑是否能把这狭窄的栈道拓宽加固,变成能运输粮食物资的道路。

也不用什么双向几车道,哪怕是单行道,只要能尽快越过砥柱之险就行。

而这个想法也不算离谱,想想秦蜀古道、三峡栈道,都在古代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交通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然,可行与否,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案,还需要徐齐霖实地考察,并听取专家的意见。

休息好,准备齐全,徐齐霖等人又登船出发,顺流而下,直向三门峡而去。

在离三门峡还有七八里地的时候,船工们便在一个汉隋时期的古渡口靠了岸,给徐齐霖等人指点讲解着岸上的情况。

徐齐霖记在心中,带上随从弃船登岸,并让船只继续航行,过了砥柱后,在三门峡东面等待他们。

沿着河滩往东走,徐齐霖等人边走边观察地形地势。走了一二里地,便看到岸边的一处台地。

这片台地东西约百米左右,南北约二三十米,紧挨着河滩。

“且在图上标记下来。”徐齐霖吩咐着,“若前方再无合适之地,恐怕只有在这里建仓了。”

一个官吏伸手指了指,提醒道:“徐丞请看,这是第一层台地,再往上还有个小村子呢!”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是不是船工所说的上仓村?派人去打听一下吧!”

徐齐霖掏出望远镜,仔细了望一番,才让人去村里打听,最好能请到走过三门峡的向导。

派完人,徐齐霖等人上到台地,丈量勘测,记下诸般数据,又休息等待了片刻,才见到派去的官吏领来了两个人。

这是一老一少两个百姓,对突然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官吏感到惊讶且惶恐。简单询问之下,竟是村长和他的儿子。因其在三门峡东的龙岩村有亲戚,倒是走过小路前去探视。

徐齐霖温言抚慰,说明来意,并拿出铜钱作为酬劳,请他们充当向导,走走那条小路。

村长急着推却,但徐齐霖执意如此,也只好收下,引着众人沿河向东行去。

一路行去,但见沿岸峭壁峻岭,道路狭窄。人行尚可,要运输物资,却是不行。而且,这条小路离河滩较近,一旦河水上涨,便会被淹没阻滞。

边走边查看着地形地势,徐齐霖随便地和向导攀谈,却又打听到还有一条山路也能到达龙岩村。只不过要翻山越岭,比较费时耗力。

“老人家带我们走完这条小道,再辛苦走一趟山路吧!”徐齐霖说道:“依某看,这条小道想要走车马,很难。”

村长见徐齐霖年少,且态度和蔼,并不趾高气扬、吆五喝六,倒也愿意再辛苦一下,对徐齐霖的说法也甚是赞同,“山路亦是难行,但开凿拓宽修整后,应可行走车马。”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这条小道每逢涨水便会淹没近半,山路却是没事。”

徐齐霖现在也不敢确定山路便能改造成功,如果不行的话,也只能在峭壁上掏出凹槽之路,再辅以石柱木板的栈道,用这耗时费力的办法达到目的了。

进入三门峡,便听见了巨大的水声,河水也显得更加湍急。又走了一段路,便看到了被称为神门、人门和鬼门的三道河门。黄色的泥水在河门里撞击纠缠,令人心惊。

徐齐霖很担心,目光搜寻之下,并没有发现船只残骸,不禁自言自语道:“那两艘船应该没事,已安全过去了。”

“徐丞不必太过担心。”一个官吏在旁安慰道:“现在不是汛期,他们又是最有经验的船工,定然无事的。”

村长在旁附和道:“这里还不算最危险,再走一段路,便能看见砥柱了,那里才是鬼门关哪!“

徐齐霖抹了把脸上的汗,催促众人加快脚步。

时间不大,他们过了三门,一座横在河中的山形巨石映入了眼帘。

河水过了三门,汹涌地冲向砥柱,冲撞着、拍打着,溅起的波浪和水花腾空而起,如一道烟柱升上天空数丈之高。

徐齐霖被这大自然的声势所震惊,微张着嘴巴,凝神望着那傲立于水中的“中流砥柱”。

砥柱山在千百年的水流冲击下,已经布满了伤痕,变得斑驳不平。但它依然稳健地屹立着,沉默无言地抗击着浊浪的冲撞。

三门峡谷,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河心有两座石岛把河水分成三股,故曰“三门峡”。

砥柱正对三门,河水夺门而出,直冲砥柱,然后分流包柱而过,故曰“中流砥柱”。

三门漕运始于秦汉,至隋唐朝,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千年里不知有多少人送命三门漕运,不知有多少船只触撞砥柱,翻覆河中。

徐齐霖在这天险面前目炫神震,凝望着浊浪滔天,久久无言。

“若能开陆路避砥柱之险,可谓功德无量啊!”老村长的唏嘘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也打断了徐齐霖的凝视。

不身临其境,不实地考虑,岂能知三门之险,漕路之艰?

而高高在上的权贵,只考虑到运输成本,钱财耗费,却又何尝重视人命?

“不管千难万险,某定会成功。”徐齐霖脸色一肃,朗声道:“望诸君共同努力,共建此功。”

……………

过了砥柱山,水势骤然平缓,河道也宽阔起来,令人视线一开,心情一松。

“过了前面那块台地,便是龙岩村了。”村长伸手指着,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意。

徐齐霖估计已经走了十六七里的路,这和史书上记载“开山路十八里”比较相符。再看那块台地,三面环山,南面临水,地势比较低平,是个可以建仓的地点。

众人走近观察,发现这块台地似乎是汉隋仓廪遗迹,能在地上找到灰色绳纹瓦的残片。

“这里恐怕是离三门峡最近,比较适合建仓的地方了。”徐齐霖回首了望,又征询着别人的意见。

“河道较宽,河水较缓,漕船可在这里停泊,再转头返回。”

“建仓可以,但陆路如何走?”

徐齐霖转向村长,问道:“你所说的那条山路从何处而上?”

村长指了指前方,说道:“再有两里来地,便是龙岩村,山路便从龙岩村穿过。”

徐齐霖举首了望,村子没看到,却看到了两艘船就停泊在远处的岸边,想必就是船工所说的古渡口——狂澜渡了。

从距离上看,由狂澜渡登岸向上走,便应该是龙岩村了。或许,那里更适合建仓?

徐齐霖不敢确定,让手下测量台地,标记于图,又迈开脚步,向着前方行去。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三国之人皇绝品透视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快穿:霉运宿主是路人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大唐之杨铭天下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