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娆有同样疑惑的并不在少数。
这些人当中,有富商,也有名门望族。
但像瑞家这样,堪比功勋之家的却是没有。
所以他们也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颗咸鸭蛋,竟然能够成为朝廷贡品。
“这咸鸭蛋,莫不是有什么来历?”有人道。
“莫不是跟六六居的酱黄瓜一样,是舶来品,所以稀罕?”
大虞并没有黄瓜。
黄瓜是身毒国产物,曾经也有人想过要把黄瓜带回来,但是他们带的是黄瓜秧子,虽然精心伺候着带回了大虞,可是种下没有半个月就蔫死了。
之后又不少人尝试了很多次,都是种不活几天就死了,甚至很多半路就死了。
秦娆想想这黄瓜在大虞的历史……其实挺想说,带种子回来就好了,为什么要执着于黄瓜秧子呢。
不过想想,倒也不难理解。
大虞人根本就不知道,黄瓜这种植物,是依靠种子就可以种植的。
他们很多人千里迢迢赶去身毒,要么是看到人家黄瓜秧子已经开始结果了,要么就是看到人家在嫁接黄瓜秧子,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儿还有种子……
一群没常识的人啊!
难道你啃黄瓜的时候,就不能多瞅一眼,看看黄瓜内部的籽儿?
也不怪带不回来黄瓜。
至于身毒人,他们从中看到了贩卖黄瓜的巨大利润,自然不可能好言提醒,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算吧!
因为黄瓜摘下来,并不易保存,运输途中,会产生大量的腐烂损毁,即使采用冷藏的方式,也会大大降低口感,甚至发糠不水灵。
所以,身毒人会将黄瓜制成黄瓜干贩卖到大虞。
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六六居的创始人六一节,发现将黄瓜做成酱黄瓜就可以长时间保存,并且口感还很不错。
于是,六六居这个原本并不是很出众的酱菜店,就因为这一道酱黄瓜而火了,一跃成为大虞第一酱菜店。
甚至很多人家,哪怕是富贵人家,都以年节的时候,能够买到六六居的酱黄瓜为荣。
若是在送礼的时候,能带上一瓶六六居的酱黄瓜,那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且,六六居的酱黄瓜,在身毒这个黄瓜原产地,也大受欢迎。
他们从来不知道,黄瓜居然能够做的如此好吃,配上一碗白粥,简直不要太爽口下饭。
于是,六六居的酱黄瓜以十倍的价格反销回了身毒,且,六六居的酱黄瓜,都是在身毒制作好然后送到大虞……
也就是说,他们销往身毒,其实成本更加低廉,但价格却是在大虞的十倍。
为此,很多身毒人都会前往大虞,疯狂购买六六居的酱黄瓜带回身毒。
还有不少黄牛,专门从大虞买了酱黄瓜,带到身毒,然后以五倍的价格卖给身毒的人。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食物制作出来后,并不会贴个标签,写上配料产地什么的。
不然也不知道身毒人看到他们买的酱黄瓜,实际上是madein身毒,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不过,秦娆对六六居的发家史,倒是没有多大兴趣。
她其实更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个机缘巧合,能让六六居的创始人,跑去身毒那么远的地方。
怎么看,都像是特意去的,奔着酱黄瓜去的。
那个时候,能够得到鲜黄瓜的人,还仅仅只是宫里和几个位高权重的权贵之家。
而且,六六居的创始人,是秦亭镇人。
可是在镇上,却很少能够听说关于他的事情。
偏偏秦亭镇的六六居,又是全大虞价格最便宜的,只不过购买者必须得是秦亭镇户籍,不然还是大虞统一价。
秦亭镇有秘密。
“这咸鸭蛋可不是什么舶来品,而是咱们特有的一种食物,其中以秦亭镇的麻鸭所下之蛋腌制的最佳。
而秦亭镇的咸鸭蛋,腌制的最好的,就是张奶奶家咸鸭蛋。
张奶奶家咸鸭蛋,或许在全大虞不是那么知名,但京中权贵,可没有一个不爱此物的。
连许多进京朝贡的使臣,都一样觉得这个咸鸭蛋好吃,蛋白鲜细嫩,蛋黄红沙油!”
大爷说起张奶奶家咸鸭蛋时,头头是道,甚至还吸了好几下口水。
秦娆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张奶奶家咸鸭蛋……是个招牌,且还是个有好些年历史的招牌。
“这张奶奶家咸鸭蛋,首先就是选材好,秦亭镇你们知道吧?那可是块宝地!
在那出来的食材,甭管是什么,都是上上乘的。
这秦亭镇的麻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个头大,潜水深,这觅食能力也超级强!
城中河有大量的鱼虾,螺丝,蚌蚬等水生物,那可是天然的好饲料!
加上张奶奶秘制的配料和传统的制作手法,一直广受欢迎!
其实,大虞的咸鸭蛋,很大一部分,都是张奶奶家咸鸭蛋。
不夸张的说,几乎大虞的每一个城市,都有张奶奶家咸鸭蛋卖,就连番邦外族也有很多专卖店。
只不过,最正宗的一直都是送进宫里的。”
秦娆看着一旁说的兴致勃勃的大爷,对六六居的酱黄瓜和张奶奶的咸鸭蛋不免有了多一些的想法。
二者无论是哪一样,似乎都销往了番邦外族。
那也就是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可这样的财富,居然被两个看起来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给守住了。
但细究之下,她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张奶奶家咸鸭蛋和六六居的酱黄瓜,居然是差不多的时间销往外族,并进一步做大的。
而这个时间,正是永昌帝登基前五年。
那时候,先帝奢靡,国库空虚,连兵马粮草,都是东拼西凑的。
正巧的是,林南府有人发现了并培育了优良种子,使得当年粮食产量翻了一倍还多。
就在满朝文武都为此高兴不已时,那户人家突然失了一场大火,所有粮食都被烧毁了,包括当时新培育出来的优良种子。
听闻因为此事,那户人家的老家主还大病了一场,差点就没救治回来,将养了三年多,才渐渐好起来。
之后,那户人家又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培育了新种子。
在第二年的时候,永昌帝登基当日,那户人家就送上了高产的麦穗,并以无偿为大虞提供粮草,作用新帝登基的贺礼……
这时间,是不是也太巧合了一点?
并且,那户人家其实就是瑞家吧?
ps:身毒,据说是印度的古名,我觉得比天竺喜庆,就用了这个。
另外,古人其实不会这么没常识,尤其在吃这件事上,这里为了剧情需要,实际黄瓜很早就传播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