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神的张良脸色阴晴不定,说到底,他也不确定远处的天地异象,到底是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毕竟也只是在历史典籍中看到寥寥几笔描述。
如果真是,他往那一站,某种意义上,无异于是堵上了桑海城的大门。
堵门是假,警告震慑整个城中的宵小是真。
那人只要不离开,在此之后相当长的时间,任何有异心之人,最起码都会掂量掂量,那份来自天人合一境界的分量。
张良停下心中思绪,一抬头已经来到了掌门师兄平日所在的阁楼内。
他脚还没有迈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道温润至极的声音。
“师兄,我说的不错吧。”
然后又有一道很淡然的声音回答道:“这要是不来,我都考虑让我们的这位三掌教去做个教书先生去了。”
张良听到后心中腹诽不已,让我去当教书先生?师兄你可真舍得啊!
想是这样想,礼仪却不可缺少,进到屋内之后,张良对着面前的两人作揖行礼:“子房见过两位师兄。”
至此,一个房间内,儒家三个位高权重的掌门正式齐聚在一起。
这三人虽是读书人,但这身上所散发的气质却截然不同。
大师兄伏念,身材高大,面容看上去冷静沉稳,不苟言笑,重而则威。
而在伏念身旁站立之人,则是张良的二师兄颜路。
颜路与伏念张良相比,看起来则更像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
相较于张良的君子温润如玉,潇洒绝伦,又多了一层温润儒雅,静谧从容,整个人气质内敛,华光不显。
伏念这时开口对张良说道:“海边天空发生的异象,想必你也看到感知到了。”
张良点点头,“似乎是有人在那里试图破镜?又或者是在彰显其存在?”
伏念面无表情,不知道内心在想些什么,“这一段时间,诸子百家各方各势在蠢蠢欲动,而这次公子扶苏,相国李斯,听说还有帝国新任剑术首席也一同齐聚,在这一股股巨力不断汇入,桑海平静的海面下,早已经酝酿起惊涛骇浪一触即发。”
伏念话虽没有明言,但张良和颜路已经知道他们这位掌门师兄,是在向他们问儒家今后的打算和抉择,是该怎么做,想听听他们俩的意见。
“师兄自行做决断即可。”
这话是颜路所说。
他因为自幼年就在小圣贤庄中修行,读书养性,一来是自身性格心性原因,二来儒家规矩较严,所以对于山外红尘事,几乎是完全不感兴趣,而且伏念师兄执掌儒家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纰漏。
所谓规矩,就像是一个家族,建功立业难,福祉绵延更难,想要逃过“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从士族变成世族,再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无论是看遍史书,还是环顾朝堂上下,好像都需要有个规矩和体统在那边,默默影响着后代子孙,看似无形,实则不可或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传统。
儒家能传承几百年,这样的大宗大派,其中规矩之重要,不也外乎是也。
二师兄颜路这么说,张良他就算有建议也会没建议。
张良还是想让伏念师兄先说出来,他看有没有机会补充点什么。
而且张良也是很了解他这个大师兄,虽是一介读书人,却修得王道剑法,外表知书通理,当弱即弱,当强即强,内心却已经修炼到了极致,“内圣外王”,是一位真真正正的狠角色。
伏念也是张良见除计余之外,第二位狠人,以理以德服人的狠人。
张良声音略微停顿一下:“师兄的意思是……”
伏念沉默片刻后,“我正在想,是否让小圣贤庄暂时闭门谢客,等此风浪结束之后在恢复如常。”
张良陷入沉思,掌门师兄这个提议,倒不尝是一个选择,可是……
“可以倒是可以,但儒家乃当世第一大显学门派,其下弟子众多,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理由就闭门谢客,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来?”
其实张良这话已经说的很委婉了。
说是一些不好的影响,其实是任何决策,很大可能就是天下震动,春秋战国几百年打生打死,也从来没有见过小圣贤庄有过闭门谢客……
就连一旁颜路也说道:“在这等敏感时期,闭与不闭,想必儒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伏念缓缓说道:“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儒家乃是天下正宗,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天下读书人,任何举动都影响颇为深远。这样看来,闭门谢客,是下下之选了。”
张良轻轻颔首,“不管是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桑海城这片地方,首当其冲的必定是我们儒家,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颜路沉吟片刻,点头道:“既然如此,倒不如顺其自然,儒家只要站在德理一方,仁义一方,就足以服天下人。”
言外之意就是,不光道理让你服气,除此之外,武力也能让你服气……
儒家可不是一碰就碎的琉璃瓦罐,换句话而言,除了帝国本身,他们还真没有怕过谁。
伏念轻轻叹了一口气,“小圣贤庄,以值多事之秋……”
“子房,你今天好像带了两个少年入了儒家?”
伏念话音一转,突然问起了张良今日领进的天明少羽。
张良不急不慢的说道:“那两个少年是我朋友的子侄,对于求学读书一事,也是慕渴以久了。”
伏念眸中奇异之色一闪而过,“师弟的朋友当真是不少,不过既然想要读书看书,我们小圣贤庄就收下了。”
张良神色不为所动,“子房在这谢过掌门师兄。”
就在这时,三人心中突然一动,齐齐向远处天空望去,刚才那种异象已经消失不见。
伏念负手而立,看着远方,感慨道:“功亏一篑,可惜还是失败了……”
颜路喃喃自语,“此等豪杰,能走到这步,真是可惜。”
张良神色复杂,既是庆幸,又是惋惜。
“前路之难,难于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