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们嫂子对你们多好,以后可不能忘了你嫂子啊!“
李桂芝笑呵呵的开口道。
只要是罗森娘对自己的子女好,李桂芝就是永远不会生气的,再说了老大家的两人忙上忙下的,给老二张罗房子,他能不知道好赖了!
再说了,张家既结婚又起房子,自家的男人与儿媳妇都成了公家的人,拿着工资,坐着轻松的活计,早就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左邻右舍,此时周围人可是都陈赞他娶了一个好儿媳妇呢!
老太婆在一边削着土豆,张川拿了粉条,两个小丫头已经开始烧火了。
等老太太切好了土豆之后,罗森娘这边已经切好了葱蒜,然后他朝着锅里放了一大勺的猪油,将葱蒜放了进去。
“刺啦!”高温的油锅,顿时将葱蒜的香味爆了出来。
正在扎着钢筋笼子的工人们,吸吸鼻子:“看着人家的媳妇,这手艺就是好啊!”
“那可不就是,当老师的能是咱们那败家的娘们能比的吗?”
房子外面传来的夸奖声,让老太太飘飘欲仙了。
切好了土豆白菜之后,老太太洗干净了,然后倒入了锅里,他则去淘米下锅,然后开始做米饭。
等饭食好了之后张平也从窑上回来了,晚上的时候是他们自己的族人在看着砖窑的,而白天的时候则是张平与另外的两个男人负责看着砖窑。
砖窑是要不断的装填柴火,烧制的,这个活可是热死人的事情,是以张平一回来就灌了一大杯子水。
张秀莲开口道:“大哥,不是带的有开水吗,怎么还这么渴?”
“不够喝啊,一大桶茶,一下午早早就没有了!”
罗森娘开口道:“那等明天我就多烧开水,然后让张川给你们送去!”
“这样好,这样好!”
三天之后,第二座的地基也已经做好了,这时候第一炉砖窑已经烧好了,并且放凉了之后,已经开始出砖了。
工人们先是用架子车将砖头拉回来,然后就有人开始砌墙,有人继续拉着砖头。
石灰是早几年之前张家人就已经做好了的,当时就在为盖房子准备了呢!
这时候盖房子,都是使用石灰的,甚至还有人使用泥浆呢!
罗森娘每一次地上课回来,都会见到房子起高了一大截,在十几个大工小工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开始上门框了。
张六从木板厂拿回来几个特别厚的刺槐板子,当做门窗的过梁。
而窗户框也早已经按了上去。
看着新房子在一天一天的盖好,张家人的笑脸也越来越多,甚至村子里还有了一句俚语:娶妻当娶杨家女……
农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实际上张家的房子,出了请人吃饭的花销之外,几乎是没有花钱的,砖头是自己烧的,门窗是请人做的,甚至就连最上面的瓦片也是自己烧制的。
张家的房子一天一天的开始朝上面加高这,甚至很快就开始上顶了。
张六在木板厂做工的身份,加上老村长对于罗森娘的看重,使得他想要购买木材的事情是一路开了绿灯的。
房梁的到位,使得瓦工在放了最后的一块砖之后,就开始上梁了。
乡亲们喊着号子,将几百斤的木梁竖起来,送上了房顶,在地面上工人的推动下,在墙上工人的合力下,一头的木材被一面墙头的工人先行抓住,然后另一头则是绑了绳子,抛给另一面山墙上面的工人。
工人们含着号子,将木头拉了起来,然后架在了墙头上。
大梁的上面书画的有着一道符篆,这是李桂芝的杰作。
实际上老房子上面都是要用红布或者是红纸,书画了符篆,然后钉在房梁的中间的,这是为了辟邪。
张六早已准备了鞭炮,作为一家之主,在主梁落下的时候他是要放鞭炮的。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
随着主梁的落下,其他的房梁也是一根根的就位。
不过是一个小时不到,四间房子的房梁都放了上去。
然后工人们开始递椽子上去。椽子是需要钉在木梁上的,等椽子固定住了木梁之后,就可以上人了。
椽子的上面就是木板,一张张一寸厚的木板被递上了房顶,然后钉在了椽子上面。
等木板铺好之后,就可以上瓦了。
工人们顺着架子,将一捆捆刚刚出炉的机瓦放在了房顶上。
看着即将竣工的新房子,张家人都是喜不自胜。
尤其是两个小女孩,更是欢呼道:“住新房子咯,住新房子咯!”
罗森娘的嘴角噙着笑,对着一边的张川道:“二弟,新房子落瓦了,赶紧去放鞭炮!”
张川欢呼一声:“放鞭炮了!”
他将鞭炮抓在手里,然后点燃了另一头的引线。
“噼里啪啦!”
见到张川竟然抓着鞭炮来点燃了,众人顿时开始担忧他会不会炸了手了!
就在李桂芝的呵斥声中,罗森娘的担忧声中,看着即将燃尽的鞭炮,张川却是高高的扔了起来。
“住新房子了!”张秀莲与四姐两人欢呼着,跳跃着。
“爹,撒糖吧!”
看着围在人群里的小孩子,罗森娘轻笑道。
“好咧!”
建房子是大喜事,自然是要撒糖的。
当即张六抓着一大盆糖果,开始朝着地面上撒去。
一众小孩子顿时开始哄抢起来,就连两个女孩与张川也是加入了进去。
上瓦是很快的。
就在两天之后,他们已经上完了瓦片,正在做着房脊了。
相传当年姜子牙在辅助周王成为了天下之主之后,曾经开始封神。
他将床婆婆封在了床头,将大帝封在了案几上,……等到所有人都封了位置之后,轮到姜子牙自己了,却是没有地方封他了。
于是姜子牙灵机一动指着房脊道:“我的神位就在房顶上!”
于是华夏人的房顶上,都出现了一个寿字一样的纹饰,这就是姜子牙给自己封的地方。
而相传在房梁上书画符篆,也是因为姜子牙这人的。
当年姜子牙上了房顶之后,因为看得远,是以判断了周王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