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还请你不吝赐教。”
庄十三听此,连忙摇手,“不敢当,不敢当,你是卢老看重的人,庄如何敢谈什么赐教不赐教?呵呵,不过是切磋切磋学问罢了。好啦,不知秦生员在宁州时,都读了哪些书?”
秦余怕庄十三待会儿给自己不知在哪放套路,于是说道:“书读得不多,《四书五经》也就略懂而已,难登大雅之堂啊。”
“呵呵,秦生员,你何必谦虚,这样吧,本座也不为难你,也不考你背诵,嗯,《列子》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疑邻窃斧》。”
庄十三看着秦余,说道:“你把这个《疑邻窃斧》给我们讲解讲解,如果说得好,那本座也不为难你。”
秦余知道,这篇《疑邻窃斧》讲的是主人公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隔壁邻居的儿子所窃,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故事。
主人公看着邻居的儿子,无论从动作还是神态,都像个小偷,然而主人公没有从实际出发,等他再找到斧头时,又觉得邻居儿子一点都不像窃贼,但是邻居儿子从一开始,神态仪容都没有任何变化,全都是主人公一人的臆想。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要学会实事求是,不能被自己的偏见所蒙蔽。
文章好解答,但要说得好,就得有一些功夫了。
秦余细细想了想,该如何把《疑邻窃斧》这个故事衍生出去呢。
哦,有了,他知道现如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正在困扰着大周朝的儒生们,那是一个哲学问题,而这个问题,便是后世令人熟悉的“知行合一”了。
只是这时候,很多大儒们都认为,先知后行,知在前而行在后,他们的观点似乎无法反驳,直到后世有个叫王阳明的心学大家,通过实践得出了知行合一的大道理。
而且,他能悟出这个大道理,也多亏了《疑邻窃斧》这则故事。
秦余欣喜,他觉得自己可以搬运一下王阳明先生的学术论点,当然,他也只是点到为止,因为害怕被当作异类而孤立啊。
庄十三眯着眼,看秦余一直默不作声,心头冷笑,“就一个小小的故事,居然也能把他给难倒,呵呵,果然是徒有其表,名不副实啊,现在我可真替卢老不值,如果当时他为我品评该多好,可偏偏把资格给了这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哼,现在想想,恐怕也是因为卢老老眼昏花了啊,不识金镶玉……卢老啊卢老,只可惜,你今天不在,不然便能知道这个秦余是有多废物了。”
想及此,庄十三默默替卢老悲了把哀。
看他半天不发言,庄十三也不想再等了,于是说道:“怎么?秦生员就这点能耐吗?好吧,本座也不为难你,先坐下吧……”
“夫子,《疑邻窃斧》的故事无须学生重新赘述,只是这个故事正好和当今名流所说的‘先知后行’有悖,当然,《列子》里的内容就是从实际出发的,那么现如今大家都认为的‘先知后行’到底有没有错呢?”
秦余反问了一句,让在座的学子都不禁陷入思考之中。
“哼,狂妄!”
庄十三根本没有给秦余任何机会,只是直截了当说道:“知者,学识也,行者,动作也。你连‘知’都没学会,又如何行动呢?就好比现在,一篇《疑邻窃斧》都需要生员你思考半日,又何况后面那浩如烟海的学识呢?”
“非也非也。”
秦余当即反驳,“《大学》里有一句话,叫做‘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如果夫子在嫁人前先要养一段时间的孩子,那不是令天下人耻笑了吗?”
“哈哈哈……”
众人被秦余的话给逗乐了,明伦堂里充满着快活的空气。
庄十三这时已经被秦余说得脸色通红,论理就论理,干嘛非要把他给扯进去。
“呵呵,你的这些话,可敢跟天下的儒者说吗?”
庄十三冷冷说了一句,他现在恨不得把秦余抓过来,带到天下人面前,告诉他们,这里有个异类,大家快来,一起把他给烧了。
秦余哪里敢乱来,他立马从心道:“学生笨嘴笨舌的,不过是说出心里头的想法,夫子,你大人有大量,肯定不能和学生计较啊,何况,学生说得恐怕也不无道理吧?”
“你……”
庄十三无话可讲了,此人为何如此无耻呢?还笨嘴笨舌,如果他笨嘴笨舌,那么自己又成了什么?
呵呵……
庄十三看秦余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了。
本来要打磨打磨一下秦余,可没想被反将一军。
此刻,他是无地自容,只能干咳道:“好……好,秦生员说得很不错,现在本座略……略感不适,诸位先自学一会儿,本座要出恭,出恭……”
说完,嗖一声,便离开了明伦堂。
秦余瞠目结舌地看着,发现庄夫子还真是个知行合一的人啊。
只是这时,一道很冷的目光向他射来,秦余感到背后一凉,转头看去,那位洪公子正死死盯着自己呢。
昨晚,把他与另一位姑娘的好事给搅黄了,有句话叫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啊,所以,自己如此对他,洪公子怎么可能不报答呢。
秦余暗暗吞了口水,以后出门还是要小心点。
他埋首看书,不再去注意洪公子的目光,不过,洪公子却站起来,问候秦余一句,“秦生员讲的非常有理,嗯,知行合一吗?秦生员啊,多谢你昨晚之报,在下也一定会知行合一的。”
秦余:“咳咳,不敢不敢,洪兄,你能认识到这四个字的精髓,也实属不易,只是在下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也非常深刻啊,到以后,还希望能和洪兄好好切磋切磋。”
秦余他不喜欢惹事,但也不惧怕事情来找上门,刚刚的一句话,很明显在向洪如玉挑衅,也是向洪如玉背后的贾公子挑衅。
但是,秦余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既然这样,还不如先逞一逞口舌之欲呢。
……
到下课时分,庄十三也没有再出现,而下一节课,就更有趣了,因为上课的地点和鹿山的不一样,国子监这里除了明伦堂外,还有其他几个课堂。
那里讲座的都是当代大儒,大儒们精通经学,只要稍微对你一点拨,恐怕都能受用终身。
当然,大儒和大儒之间也有许多区别,秦余听韩江说过,西边殿堂里的大儒,他的讲座质量最好,下完课后,秦余和韩溪便往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