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案首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一月即崩,其子朱由校继位称帝,是为明熹宗,天启帝,江湖人称小木匠!
围绕朱由校的谜团很多,比如他跟客氏的关系,魏忠贤到底是他的刀子,还是他是魏忠贤的傀儡。
青年落水、饮食仙露,这个曾适用于成化、弘治、正德、泰昌诸帝的模式,在他身上一起用上了,到底是巧合嘞?还是巧合嘞?
东林众正盈朝,为什么朝廷不见半点变好,反倒越来越糟,任用的孙承宗、袁可立为什么非跟魏忠贤死磕。
党争祸国,但为什么大臣们还在坚持内斗?
在位七年,子嗣一个也无,到底是魏忠贤、客氏下了黑手还是因为点啥?
讲不通,完全讲不通,其他时期再乱也还能理一理思绪,但天启朝是真的讲不通,太乱了!
说朱由校一开始很信任东林党,众正盈朝,罢黜余党,朝廷重要职位都是东林党成员占据。
问题来了,这么信任的人,为什么突然亮刀子,兴大狱,连连杀众正?
说魏忠贤、客氏最受朱由校信任,问题又来了,皇帝这么信任他们,他们的命运也跟皇帝联系在一起,那为什么还会有他俩残害皇帝子嗣的说法?
另外,怀胎十三个月是怎么个事?天启大爆炸又是个什么情况?
朱由校的性取向到底是什么?
借用火子哥的话:我真的分不清啊!
朱由校,生于1605年12月,明光宗的儿子,母为王选侍,弟弟叫朱由检,哥俩难兄难弟没跑。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在万历朝是皇太子朱常洛的选侍,万历三十二年进封才人,万历三十三年生朱由校。
万历三十四年二月,内阁大臣沈一贯、沈鲤、朱赓奉朱翊钧令,为皇孙拟定由本、由校、由果、由格四个名字。
最终,朱翊钧在向嘉靖、隆庆的牌位祭拜后,郑重的选择了由校这个名字。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辈份传到这里,明朝朱家已历十四帝,十二代人!
万历四十七年,朱由校生母王氏去世,朱翊钧念及皇孙年幼,特令皇太子朱常洛的李选侍抚育。
当时,朱常洛的选侍有两位姓李,为了区分,时称东李、西李,负责照顾朱由校的就是西李。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朱翊钧驾崩,八月,朱常洛即位。
当时西李得宠,朱常洛想要封她为皇贵妃,但西李不满足,她不想当贵妃,而是想当皇后。
礼部给怼了回去,表示先帝的丧事还没办完,要封皇后以后封去。
咋办?等呗,这一等就等到三大案首归天,别说皇后,贵妃都没戏了。
朱常洛死时,李选侍带着朱由校住在乾清宫,最有资格继位的皇子在她手里,于是她也不哭自个男人了,带着朱由校跟大臣们谈判,想让大臣们尊她为太后!
没毛病,皇后当不了,当个太后也成!
可惜,大臣们不仅不想她当太后,甚至于连乾清宫都不想让她住。
没多久,刘一燝和太监王安骗过李选侍,带着朱由校狂奔出宫,外头还有杨链等大臣接应。
众人一步不停,飞速带着朱由校赶到文华殿,与英国公张惟贤等人对着朱由校叩头山呼万岁。
大臣们集体拜见后,朱由校暂住慈庆宫,也就是太子寝宫,同时,尚书周嘉谟等人上疏请李选侍迁出乾清宫,移居哕鸾宫,也就是宫妃养老的地方。
李选侍当然不干,太后吹了也就罢了,现在连一个好一点的宫殿都不让住,让去养老?不干,死活不搬。
对此,东林党展现实力的时候到了,左光斗提笔挥墨,飞快写了篇大作,核心论点就一个,李选侍你不要脸,你要学武则天。
别看武则天在现代的名声不差,但搁古代,尤其是宋朝以后,那名声真的是臭到底了,她跟吕雉一起被人视为毒蝎猛兽。
说李选侍学武则天,说简单点就是骂李选侍伺候了朱由校的爹还不够,还想伺候儿子……
总结一句话,骂得真脏!
李选侍见了大怒,立刻宣召左光斗,但左光斗拒不赴召,哎,就是不去,你有本事你打我呀!嚣张,实在太嚣张!
偏偏李选侍还拿他没办法,因为李选侍一不是先帝皇后,二不是皇帝生母,三不是贵妃,不掌凤印。
一没名分,二没实权,三跟皇帝没啥感情,三无宫妃,啥也做不到。
最后怎么着,被朝堂大臣们齐心协力帮她搬了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李选侍寿命非常长,她见证了朱由校的天启朝,看过朱由检的崇祯朝,见了李自成的大顺,福临的顺治朝,玄烨的康熙朝,最终死于康熙年间,终年八十多。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六日,朱由校回到乾清宫,继位称帝,把万历四十八年拆分两半。
八月之前称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开始称泰昌元年,第二年改元天启,没办法,三大案首在位时间太短了。
朱由校即位后,萨尔浒之战中败逃回来的辽东总兵官李如柏被逮捕,但没杀,最后李如柏是自杀的。
同年十月,朱由校葬明神宗朱翊钧、孝端显皇后于定陵。
同时,命辽东巡抚、兵部侍郎袁应泰代替熊廷弼经略辽东。
熊廷弼,这个人得好好说说,传说中的文武双解元,即科举中了乡试解元,武举还中了解元,真正的文武双全,为明末辽东三杰之一,另外两杰分别是孙承宗、袁崇焕。
努尔哈赤亲切的称呼他为——熊蛮子!这人能力挺强,但脾气非常暴躁,放外面打敌人很拿手,但坑起自家来同样伤害巨大。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指挥萨尔浒之战大败,明朝在辽东地区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
明神宗朱翊钧闻报震怒,立刻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代替杨镐为辽东经略。
熊廷弼领命后,尚未离开京城,就得到了辽东开原失守的消息。
于是,熊廷弼连忙上书皇帝,表示辽左是京城的肩背,河东是辽镇的心腹,开原是河东的根本。
要想保住辽东,开原就一定不能放弃,开原很重要,有开原在,北关、朝鲜还可以借机给后金造成威胁,两面夹击。
现在开原失守,北关失去助力,肯定会投降后金,朝鲜也不得不屈服于后金。
总结一句话,开原一定要拿回来,钱要给够,兵要给够,权力也要给够,我要这些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国家。
奏章递上,朱翊钧全部同意,要钱给钱,要兵给兵,还给了尚方宝剑,给足了权力。
熊廷弼带着皇帝的信任出发了,刚出山海关,又得到消息,继开原失守后,铁岭也失守了。
……李成梁老家没了!
沈阳以及沈阳周边堡垒的士卒、百姓集体逃亡,辽阳一带也是人心惶惶,萨尔浒一战的后遗症太大了。
杨镐吹的牛也太大了,十万左右的军队,他硬是吹成四十七万大军,胜了还好,一败,这数字就成了努尔哈赤的勋章。
别人一听说这人领着几万大军干掉了四十多万朝廷军队,还不得吓死!
这就跟土木堡之变中,也先率领的数万铁骑大败朱祁镇的“五十万”大军一样,一胜,这五十万大军的威慑力就全成全了也先。
人心散了,队伍也不好带了,面对这个烂摊子,熊廷弼只能加快速度向前,毕竟皇帝已经给足了支持,这要是干不好可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前进途中,熊廷弼遇到了很多逃亡军民,他劝说这些人回去,同时砍了逃跑的将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等人。
百姓、士兵逃跑得劝,得哄,武将逃跑,那就得杀了,谁让你们领着俸禄不干事呢?粮饷再少也不会少了将领的,逃跑纯粹是胆小。
贪污的武将陈伦也被熊廷弼宰了,同时,熊廷弼上书弹劾镇辽总兵官李如桢,用李怀信代替。
看名字就知道了,这李如桢也是李成梁的崽,能力跟李如柏一个样,等于没能力,能当总兵基本是沾了李成梁、李如松的光。
李成梁老家铁岭被后金攻打时,李如桢坐着看戏,捏着兵马不去救援,于是他被弹劾了,罪当斩首。
跟李如柏、杨镐一样,李如桢也没被杀,崇祯四年,崇祯皇帝念及李成梁的功劳,特意赦免李如桢,改斩首为充军。
罢免李如桢,任用李怀信后,熊廷弼又接着上书朱翊钧,要求召集军队十八万人。
将这些兵马分布在云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等战略要地,首尾呼应。
遇到小规模战事就各自拒敌防守,敌人大规模入侵就互相接应、援助。
另外再挑选精兵悍将组织游击出战,攻击敌人的零散兵马,扰乱他们的耕种、放牧,轮番出击,让敌人疲于奔命,最后瞅准机会进兵剿敌。
没啥意外,朱翊钧还是照准了,对于一个重视边防的皇帝来说,边关战事只要有理他是挺支持的……除了张居正的人,比如戚继光。
熊廷弼刚到辽地时,令佥事韩原善安抚沈阳,韩原善害怕后金军队,不肯去。
不去就不去吧,熊廷弼又安排佥事阎鸣泰去,阎鸣泰走到虎皮驿后,大哭着跑了回来……
熊廷弼:……特么……这都是些什么队友?
无奈,熊廷弼亲自出发,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又冒雪夜往抚顺。
总兵贺世贤劝他,说抚顺距离后金地盘太近,恐有不测,熊廷弼表示冰雪满地的,敌人哪会想到我会来呢?
熊廷弼一行打起鼓、奏着乐,大摇大摆的进了抚顺城。
兵灾之后,抚顺方圆几百里内不见人影,熊廷弼祭祀了战死的将士后,大哭一场。
接着在奉集显示了一番军威,察看了当地的地理形势,然后返回,一路上招集流民,修整防守战具,分派兵马驻扎,让当地军民的心重新稳定下来。
熊廷弼身高七尺,胆子很大,通晓军事,武艺出众,能左右开弓,前期当辽地巡按时就主张防守,到这时更为坚决的主张拒敌守城。
可惜,这人脾气太过火爆,经常骂人……骂得还贼难听,因此辽东那些武将、官员跟他很合不来。
泰昌元年八月,朱翊钧刚死,努尔哈赤就率军进攻蒲河。
明军散亡七百多人,但明军将领贺世贤等人也有不少斩获,拉平不敢说,至少败得不是很惨。
边关无事,朝堂却有事,朝堂上,给事中姚宗文摇唇鼓舌,大肆诋毁边关将士,政治影响了军事。
姚宗文初任户科给事中,因守丧离职回乡,回朝后想入补做官,但吏部几次申请朱常洛都没得到批准。
姚宗文非常担心,于是假借自己招来了西部百姓的名义,托朝中大臣推荐自己,荐章上了几次,还是不得任用。
姚宗文没法了,就写信求熊廷弼,让他帮自己求一个官,毕竟谁都知道他熊廷弼深受皇帝信任,虽说信任他的皇帝已经没了,但此时熊廷弼依旧是高官不是,求个情很难吗?
熊廷弼:……等下,这故事有点熟啊?什么武植武大郎,不帮你是不是要给我老婆造黄谣?
故事发展一如武植,熊廷弼没帮姚宗文,于是这货怀恨在心。
这货化仇恨为力量,一路巴结,复职于吏科,申请到辽东检阅兵马……专门来帮熊廷弼挑刺。
坑货有一个就够了,但熊廷弼却一次性遇上两个,另外一个货叫刘国缙,辽东人,原为御史,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被贬职。
辽东战起,朝廷决定用辽人,于是他做了兵部主事,参与军务。
刘国缙主张召募辽人为兵,按他的办法召募了一万七千多人,后来有一半逃了,熊廷弼于是参了他一本。
刘国缙由此也对熊廷弼产生了怨恨,过去熊廷弼当御史的时候,与刘国缙、姚宗文一起负责进言,相互之间,意气相得,共同以排斥东林、攻击道学为职事。
现在熊廷弼升官了,不念旧情了,两人非常失望,也非常怨恨,于是两人联合,一起诋毁熊廷弼。
这波该怎么说呢?官场果然不好混啊,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