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厂、西厂,内行厂,说老朱家接地气不是没原因的,没事就喜欢开厂,当然,作为封建皇族,老朱家不办工厂、电子厂,只专注于——特务厂。

老朱家的厂子用人也挺特别,不要男人,不要女人,只要太监,比如东厂厂公曹正淳,西厂厂花雨化田什么的。

东厂创建于永乐朝,创始人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而西厂,这就是成化朝,皇帝朱见深的杰作了。

成化十三年正月,朱见深设立西厂,地点定在西城灵济宫附近,首任西厂提督太监是汪直,这个失了男人特征,做事却非常男人的太监。

西厂正式成立后,汪直借用锦衣卫的力量,在明朝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特务网络。

西厂的特务人数,于成化朝比东厂要多出一倍,因为势力大,领头的人牛掰,所以连东厂提督尚铭,也得俯首听命。

也是因为领头的人实在厉害,所以西厂特务们非常嚣张、霸道,什么文官、封疆大吏,甚至于连三杨的后人他们也敢逮。

三杨什么人啊?明朝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重臣,内阁抬头就是从他们开始的,虽然明末的时候被骂得很惨,但明朝前中期,他们的声望可是很高的。

于明朝文官们而言,三杨的地位就像是汉朝的萧何、曹参,也因此,三杨的后人非常受文官们优待。

同时,三杨的门生故吏遍天下,纵使三杨已死了几十年,但三杨家族依旧荣华不绝,门庭显赫。

被抓的是三杨之一杨荣的后人,据说是因为横行乡里、草菅人命,被官府追问后居然还大摇大摆上京城,住进了叔父家中。

当地官府不敢惹他,于是把案子上报中央,朱见深派人去查,结果这些人回来说案子不实,三杨的后人可乖可正直了。

这就奇怪了,地方官府说他草菅人命,中央官员却说他为人正直,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于是朱见深派了汪直去查,汪直可不管什么三杨后人,带着特务就把人逮了,一顿严刑伺候……招了!

朱见深闻报大怒,派人查抄杨家,逮捕杨氏族人入京问罪,同时,还牵连到锦衣卫、刑部、地方官府,一连串人落网。

这案子是否冤枉没人关心,牵连多少人也没人关心,朝廷重臣们看到的只有西厂特务无法无天,居然肆意闯入官宅抓人,滥用私刑,屈打成招!

不行,这个组织不能留,一定要……参他一本。

成化十三年五月,内阁大学士商辂(超级学霸)、兵部尚书项忠忍无可忍,联名上奏请撤销西厂。

朱见深非常善于听取建议,当月就把西厂撤了。

没等文官们高呼万岁,朱见深反手就把项忠罢免了,同时,商辂也辞官回乡……西厂再次设立。

文官们:……等会儿!建议是我们提的,陛下也听了,最后西厂还在,大学士和兵部尚书却不在了……妈耶,亏了!

亏不亏的,反正西厂又回来了,大臣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毕竟盯他们的人,除了锦衣卫、东厂外,又多了一个。

成化朝的西厂一直开了五年,也就是成化十三年到十八年,之所以只到这里,是因为成化十八年,汪直失宠。

这位西厂提督,不同于寻常太监,他不爱财物,他喜欢权力,还喜欢打仗,不搁北京呆着讨好皇帝、皇贵妃,非要去镇守边关。

呐,时间一长,朱见深和万贵妃就渐渐忘了这么一号人物,再加上被他整过的文臣、勋戚、太监等人集体进言,于是汪直凉了……

政治生命凉了,至于人,他可是善终,弘治朝朱佑樘召他回京一次,差点把文官们吓死。

至于汪直为什么能善终?

首先,他不同于王振、刘瑾、魏忠贤三人天天搁皇帝身边呆着,随时得罪人,他混军队的。

经常跟的是王越、朱永这类率兵打仗的猛人,经常做的是领着骑兵上草原溜达,因而,成化一朝,最恨这个太监的不是文官,而是草原民族。

其次,他虽然挂着西厂提督的名号,但搁朝廷里四处抓人的时间少,多数时间都在边关去草原串门。

就算带着特务抓人,人家也讲一个证据,哪怕只是虚构的证据。

最后,他还不贪财,不收贿赂,不搞金钱交易,黑料很少。

就这么一个战功多,黑料少,还“讲道理”的太监,撸了他的官职是可以的,想杀他,费力还不落好。

文官们又不傻,他都一边儿凉快去了,还杀他干嘛?

至于为啥汪直这么吓人,文官们这么怕他?还是因为混军队的原因,军中出来的人,信服的就是拳头、刀子,不跟你玩啥弯弯绕绕,说抓就抓,说杀就杀,官场那套对他不起作用。

一句话,混官场的最讨厌他这种不讲规矩的人。

曾经听说有人把汪直当偶像,个人是非常震惊的,汪直,那不太监吗?另一个被记载的汪直(王直)也不过是个海盗,有啥值得崇拜的?

直到真个去了解后……我道歉,我肤浅了,这位是真牛啊,除了差点男人的东西,他几乎就是小说男主本主!

他跟朱佑樘的生母纪氏一样,都是瑶族,都是韩雍大破断藤峡叛军时抓的人,幼年入宫。

入宫后被安排到了万贵妃身边,人聪明,长得漂不漂亮不知道,反正不可能丑,毕竟古代的颜狗比现在多。

不过十来岁,汪直已然成长为朱见深与万贵妃合格的爪牙,入御马监,负责内廷兵马。

然后就是外派为军队监军,与王越、朱永等名将横行大漠,征剿建州女真、顶风冒雪奇袭威宁海。

军功蹭蹭上涨的同时,他还兼领西厂,到处查案逮人,朝野上下风声鹤唳,声势闹得很大。

能打仗,又威风,关键人也没多坏,不爱钱、不虐民的……除了喜欢给文官找事,但就算是文官,正直且能力强的他也不整人。

比如成化朝的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这个人名声很大,汪直听说后专门去拜访他,结果杨继宗不鸟他。

汪直有些生气,之后见到杨继宗后,上来就是人身攻击:天下第一清官……没想到长这么丑!

杨继宗直接怼了回去:我长得再丑,我也没毁坏父母给的身躯啊!

汪直:……他骂我,他居然敢揭我的伤疤,不就是说我是太监吗?姓杨的,我记住你了。

……确实记得很清楚!

之后当朱见深问及,朝中官员谁最廉洁时,汪直脱口而出: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除此外,明朝的武举也是汪直提议完善的,在此之前,就算是朱元璋、朱棣这俩武皇帝也忽略了武举选才。

成化十八年,汪直失宠,西厂被撤……正德年间又开了,毕竟厂子不能一直荒废着。

正德朱厚照不仅重开西厂,还开了一个新厂,取名内行厂……内行厂厂长显然不内行,干了五年就没了,内行厂存活时间还没西厂长。

除了爱开厂,老朱家的人还喜欢随便找人当官,这个毛病是从朱元璋开始的,洪武朝工匠可以直接当官,秀才曾泰还一步到位当了户部尚书。

朱见深继承了他祖宗的爱好,并且发扬光大,搞了一个传奉官制度出来。

天顺八年二月,战神朱祁镇刚噶没多久,尸体都还没凉透,朱见深便下了一道诏令,授予一位名叫姚旺的工匠为文思院副使。

这便是传奉官制度的开始。

传奉官,是当时人们对那些不经吏部铨选,不经科举选拔、没有朝会廷推、没有六部议定,而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

一句话,传奉官制度打破了科举制度带来的相对公平,人们发现,不需要寒窗苦读,不需要专研四书五经,只要讨得皇帝欢心,那就可以当官。

于是乎,皇权和士大夫的平衡被打破,科举似乎成了一个笑话,成化皇帝那是军户、医官、画师、工匠、和尚、道士,通通来者不拒,一律封官,这谁受得了?

据说,成化朝大太监梁芳取中旨授官,人数居然高达1000人,这是官,不是吏,一千个官,那得多少次科举?

传奉官的泛滥,引起了很多官员的不满。

成化十九年,御史张稷上疏,谈及传奉官给朝政带来的混乱。

张稷说,自有传奉官后,文官中竟有一字不识的,武官中竟有从来没拿过弓箭的,自古以来,有这样的事吗?

朱见深,这家伙有一点很好,他听劝,非常听劝,别人给建议,只要是有理的,他基本都听。

张稷上奏后不久,朱见深就听取建议淘汰了一部分传奉官……没多久他又封了许多传奉官。

朱见深:我这人,听劝,改错……然后继续犯错!

当然,成化朝末期,朱见深终于意识到传奉官带来的危害,于是大批量淘汰官员……就是没淘干净,比如太医院一个叫刘文泰的太医。

鬼知道这个刘文泰曾经是嘎哈的?朱见深让他到太医院当差,他就真敢开方抓药,最后怎么着,连着医死俩皇帝,还混了个善终……服了!

爱开厂子爱封官,除此之外,朱见深还爱建庄园,准确来说是开皇庄。

《明史》记载,皇庄这个名,这个事,就是从朱见深开始的。

原因是天顺八年,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后,将其设为皇庄,将田地直接归属皇宫。

除了《明史》记载外,嘉靖朝重臣夏言的《勘报皇庄疏》也持这一说法,认为皇庄这东西,始于朱见深。

然而,后世学者考证后发现,皇庄这东西始于永乐年间的黄垡皇庄,当然,彼时的皇庄还是偶然性的东西,只存在个别。

一直到天顺年间,也就是战神留学生复辟后,皇庄这个东西才开始发扬光大,至于为什么黑锅只在朱见深背上……给他老子背锅算啥?烂摊子都收拾一大堆了。

朱祁镇发扬光大,朱见深继续发扬,弘治、正德朝也没停止发扬,到嘉靖朝,皇庄这个名被废了,但这个事却还在,仅仅只是改个名叫官地。

官地官地,官家的地,没毛病不是?虽是换汤不换药,但遭不住人家愿意换汤啊!| ???w??)???

最后,来说说朱见深与万贵妃这场跨越年龄的爱情!

歌词怎么唱来着: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没错,朱见深与万贵妃万贞儿之间足足差了十七年,万贞儿初露风华的时候,朱见深不过刚刚出生。

万贞儿,俗称万贵妃,她爹叫万贵,因为亲属犯罪被贬到霸州居住。

为了老有所依,万贵托同乡帮他把年仅四岁的女儿万贞儿带进皇宫当宫女。

进宫就跟着孙氏,也就是战神朱祁镇的生母,年幼的万贞儿十分懂事乖巧,深得孙氏喜爱。

时间来到正统十四年,战神出国留学,皇位空缺,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孙氏以郕王朱祁钰为帝,立朱见深为太子。

彼时,万贞儿十九岁,正值妙龄,被孙氏派去照料年仅两岁的朱见深……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这一刻开始,幼小的太子与万贞儿形影不离,一生如此!

景泰三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失位的太子更是人人弃,东宫的太监、宫女们在朱见深被废后,找关系的找关系,离开的离开,没人再愿意搭理6岁的朱见深,除了她!

当年幼的朱见深望着年长的万贞儿,小心翼翼的发问:你也要离开吗?

万贞儿的回答是:不会,永远不会!

她没有食言啊,往后三十余载,两人相依相偎,携手余生。

这一生的缘分,于朱见深幼年时便已经定格。

相依为命,这句话放他俩身上是真不假,生父战神在坐牢……兼顾照顾姨娘、拼命造小孩,或许朱见深是谁,他都忘了。

生母周氏作为战神的嫔妃,景泰年间显然也没有啥自由可言,因而,彼时朱见深身边只有万贞儿才称得上是亲人,也只有这个人不会嫌弃他。

景泰一朝足足八年,从景泰三年被废开始,朱见深跟万贞儿相依为命足有五年。

五年,还是幼年小朋友的五年,依赖就是这么产生的,毕竟举目所见,只有万贞儿,爹娘都不在身边。

朱见深:五年,你知道这五年我是怎么过的吗?我……天天有漂亮大姐姐照顾!(σ′▽‵)′▽‵)σ

战神夺门后,朱见深重回太子位,巴结的,讨好的太监、宫女络绎不绝,然而,锦上添花怎比雪中送炭?再多秀色也比不上黑暗中的一束微光。

天顺八年,战神终于噶了,十八岁的皇太子朱见深即位为帝,当上皇帝的朱见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

但是,他的生母周太后强烈反对!

反对是正常的,因为没有几个女人能接受自己的儿媳妇跟自己同龄。

嬴政:嚯,同龄儿媳!

刘邦:老妻少夫,有意思!

刘彻:这就是所谓的,养成?

嬴政:???

刘邦:???

李世民、朱棣、雍正:盯!吃瓜!|?w?`)

刘启@刘彻:……你,你都看了些啥?

刘彻:→_→,父皇您猜!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汉末龙蛇风云录乱虎春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