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大家都是在一起吃的,楚悠穿了一个厚厚的披风,就到前面正厅去了。
一进去就被甄夫人心疼的拉住手。。
“出来也不多穿点,就这么点也不怕冻着。唉,真是的,这天寒地冻,要不是吃年饭哪会让你过来,身子才好,哪见得了风啊。”
说着眼睛又朝屋子里边看了看,附在楚悠耳边让悄悄的跟他说。
“等会进去的时候注意点,你爹今天也在,你爹说什么听着就是不许回嘴,免得又是一顿打,大过年的,你们父子俩都消停点,听到了没?”
楚悠乖巧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安安分分的。当然啦,她能安分,就不代表没事儿。
主要刚一进去,甄老爷就看到楚悠了。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冷哼了一声。
甄夫人扯了扯真老爷的袖子。
“差不多就得了,大过年的就别教育儿子了。省得等会弄得都不好看。”
面对爱妻之老爷是无从反驳,只是又看了看自家那不争气的儿子,又是满肚子的气。
“也不是我想训导他,你看看他都10岁了,连个文章都写不好整,日里混在后院,将来可怎么出息?你看二弟家的元歌,前个听说已经得到了青山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可是咱们苏州城里最好的书院了,元歌能得到青山书院夫子的认可,只怕是以后前途无量了,你看看人家儿子,你再看看咱们家儿子,我也不求他有多大出息,能有多上进,只求他能安生一点,将来没事也帮我一起看看账什么的,毕竟将来咱们家的这些家业也是要交在他手上的,可是现在这样子,我哪放心把咱们家的家业交给他呀。”
又是这老生常谈的话语,甄夫人都听腻了,拿筷子给他夹了一片肉。
“好啦,大过年的都少说一句,我觉得咱们家儿子就很好呀,别整日里要求他那么多,咱们家宝玉还小,你要求的太多,累着他怎么办?”
听到甄夫人真一如既往护着儿子的话,甄老爷又是重重的叹息了两声。每次都是这样,只要他一训到宝玉,一家夫人就急忙的要护住孩子,把那小子骄纵的天不知天高地厚的。
“你就好好这样惯着他,看他将来能惹下什么大乱子?真是慈母多败儿。”
说完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下。
甄夫人还头一次听到甄老爷说这么重的话,当下就眼泪迷离的,泪珠子在眼眶中打着转。
见到自家爱妻这样子,甄老爷又赶忙轻言轻语的哄着。
看着楚悠好尴尬呀,她是不是坐着这儿多余了?
这两口子简直就是真爱,孩子就像是个意外一样。
本来楚悠可以当个静静的观众,只是这会儿肚子饿的实在是受不了了。干咳了两声,拉回了两人的注意力,提醒他们孩子还在这呢。
这一咳嗽。甄夫人的眼泪立马就收着了,一脸心疼的看着楚悠。
“宝玉是不是饿了?快吃。今日家中就咱们三人,也没什么禁忌的。看这个大鸡腿这可是炖了一下午,可香了。”
老大的一个鸡腿,就这样到了楚悠的碗里。
甄夫人的态度就像是夏天炙热的阳光一样,让人感觉到极为的温暖。
而甄老爷的的态度就像冬日里的寒风一样,眼神凌厉的就像冷刀子一样,不停的楚悠这边飘着。
看得楚悠抖了一下,就怕甄老爷忍不住过来打他。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甄老爷的目光看着楚悠又开口了。“宝玉过了年也十一岁岁了吧,夫人,再让他住在后院儿,只怕是不合适了,年后把听雨轩收拾出来让他自己住,毕竟是甄家的少爷,总是住在后院也不像个话。”
不用想也知道。他的话肯定是得到了甄夫人激烈的反对。
“这怎么行,让宝玉一个人住在前面,万一有个事儿怎么办?我不放心,等他再大一点再说吧。”
眼见两位又要因为这事吵起来了,楚悠赶紧开口了。
“爹娘,不用这么麻烦了。儿子,今天也有一件事情要跟你们说。就像爹说的,儿子今年的岁数也不小了,所以也该上进了。所以我准备去扬州的文渊书院,年前的时候寄了文章过去,昨日儿子收到了文渊书院的录取通知,只怕过了十五儿子就要走了。所以住处的事情就可以让娘慢慢收拾。我这暂时就先不挪动了。”
楚悠的话像是平地起雷一样,甄夫人和甄老爷两个人完全是两种反应。
一个是担忧,一个是震惊。
“什么?你要离开家了?我不同意。”
“什么!!你考上文渊书院了?你没骗我吧?”
看着两人的表情,楚悠笑了一下,从怀里拿出了那一张录取通知。
甄老爷急忙抢了过来,翻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再确认就是甄宝玉的名字时,整个人都呆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果真是文渊书院的的帖子。真的是你这小子自己考上的吗?没请人代笔。我可告诉你,一旦被发现是让人代替的,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参加科考了,知道吗?”
文渊书院之所以那么出名,就是因为有两位从翰林院退下来的老到翰林坐镇。听说有一位还曾经是太子师。要是能入了两位的眼,只怕是前途无量,可一旦发现什么作弊之类的事,只怕是整个前程都毁了,所以甄老爷才这么担心。
楚悠是不知道甄老爷所担心的,整个人显得轻松极了。
“父亲尽管放心,都是儿子自己凭本事考上的,虽然你儿子平时不怎么喜欢学习了,但是我聪明一点就通。所以考上文渊书院那都是小事儿。”
对于能考上文渊院书院这件事,甄老爷是非常欣喜的。
可甄夫人就不那么乐观了,满脸担忧的看着楚悠。
“好端端的跑到扬州去上什么学呀?那么远,我不准你去。要上学,在家里也能上,想请什么老师让你爹花大钱请来就是,何必在外面风餐露宿的呢?这背井离乡的,让人都不放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