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江镇现在已经有民兵十数万,今年又开始进行了火枪的装填射击等训练,基本上可以达到新兵的标准。

如果到了危急时刻,这十数万的民兵便能够随时补充进军队,使东江镇的总兵力得到一倍的暴增。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东江镇不会进行此等规模的动员。但在大决战时,五六万民兵的参战,还是不可避免的。

也不要求参战的民兵与正规军一样,与建虏进行正面的厮杀交战。他们的主要任务将是看管俘虏,维持新光复地区的治安。

张膀呵呵笑着,拍了拍身上挎着的火枪,说道:“有火枪呢,你没去山林里打个野物啥的?就是火枪用起来不方便,可还有弩弓,俺就射了两只野鸡。”

对于民兵装备的火枪,现在还不能完全满足,只能保证训练,以及给这些远途运输的民兵配备,以防路上的意外。

但兵工厂已经全力生产制造,再加上从澳门炮厂订购的重火枪,在明年秋季之前,装备起五六万的民兵不成问题。

独眼和张膀等民兵,自然不知道这些信息,也不需要他们知道。尽管猜测着又要打仗,却并不怎么影响他们的心情。

“打猎嘛,太费时间。”独眼笑着说道:“俺帮着打造雪橇、板车,赚的不少。”

张膀颇为羡慕,说道:“你有木匠手艺,又赶上了好时候。看这架势,以后家家都得有个板车,你可是能赚大钱啦!”

独眼连连摆手,说道:“赚啥大钱,官府的还好说,乡亲们要造车,还能收钱不成,俺可拉不下那个脸。”

尽管嘴上这么说,可独眼心里却是挺骄傲,觉得美滋滋的。

村里都邻邻居居的,不好收钱,可人家也不白让你做呀!送条鱼、给只鸡,平常有啥好吃的好喝的,也想着他,说话也客客气气。

张膀跳下马车,随着车走路,活动着腿脚。独眼便接过鞭子,坐上了车辕。

两人边走边聊着,眼见天色将黑,车队在一个驿站旁停了下来。

驿站又扩大了,虽然管理的人员不多,但却给运输粮弹物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将马车停在院里,马匹卸下入棚喂草,张膀和独眼等人便去了住处。

给民夫们安排的住处是紧挨着驿站的两大排房屋,其中有宿舍、食堂、茅房等等,十分地齐全。

食堂并不提供饭菜,但有热水,并有锅灶供民工们加热所带的干粮。这最大程度地杜绝了浪费,谁知道有多少民夫在此停留居住,要准备多少伙食呢?

而且,民夫自带干粮,也没啥怨言。补贴提高了,他们吃得省点,赚的更多。

只能说,官府的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符合老百姓的心思。而且,这样还节省了管理人员。

张膀和独眼等人都是一个村的,编成了这个车队。他们在温暖的食堂里说笑着,热好了干粮,倒上了热水,香甜地吃了起来。

在寒冷的冬季,有热汤热饭,能睡热炕,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的享受和幸福了。

………………

寒风卷着雪花,不停地吹打着已经麻木的脸。

一行人跌跌撞撞地向前跋涉,远处若隐若现的灯光,似乎成了天地间唯一的指示,也是他们前进的唯一动力。

高嘉亮抹了把脸,手上湿冷,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汗水。脚下厚厚的积雪如同泥沼,每一步都那么沉重,令人气喘吁吁。

“爹,我,我能走。”背后的孩子发出有气无力的声音。

身旁的妻子摇晃着,虚弱的差点摔倒,被高嘉亮伸手拉住,身体也踉跄了一下,一家人都摔倒在地。

呼呼喘着粗气,高嘉亮把小女儿抱在怀里,看着满头满身都是雪尘的妻子,眼中闪过绝望。

妻子的眼中没有光,从山西长途跋涉,在风雪中的挣扎,不仅消耗了她的体力,更消磨了她的精神。

啊!目光无神地注视到雪地时,妻子发出了惊呼,瘦弱的身子一下扑进了丈夫的怀里。

那是一具被积雪埋住的尸体,只露出了一支瘦骨嶙峋的僵硬的手。

高嘉亮搂住了妻子,嘴里喷出浓重的白雾,嘶哑着嗓子,缓缓说道:“走吧,再,再加把劲儿,就在前面了。”

两个人影搀扶着走过来,也看到了雪中半埋的尸体,却沉默着没有出声,只是绕过尸体,嘎吱嘎吱踩着积雪,蹒跚着走去。

一路上冻饿而死的见得多了,就算太平年景,也只是富人眼中的太平安乐,在冬季也总会看见“路倒”,只不过是以乞丐为主。

现在,这些逃难的人与乞丐又有何异?他们的命运,与那些倒毙于地的难民,也是越来越象,不知何时就会完全重合。

“走吧,走吧!”一个拄着棍子的女人嘴里喃喃着,牵着一个小女娃走过去,似乎在自言自语,也似乎在和高嘉亮这一家人说话。

高嘉亮扶起妻子,抱着女儿,迈着沉重的步子,再次艰难地前行。

有口热汤,不,哪怕是口热水,有一个火堆,对这些风雪中跋涉的难民来说,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荒郊野外,他们只能按照好心人的指点,向着东江镇设置的安置点拼力而去。到了,就能活命;倒了,也只能认命。

这里是保定地区,经过朝廷允许,东江镇从天津到保定,沿途建了数个安置点,接引从中原地区逃难而来的饥民。

这在严寒的冬季,不过是几百里的路程,却有多少饥民坚持不到,又冷又饿地倒在这最后的逃难之路上。

几点灯火由远而近,沿着大路奔来。高嘉亮看到了,但心里并未有什么波澜。

那或许是赶路的马车,上面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富贵之人。这一路上见过太多,可又有谁停下来,给他们些帮助。

灯火忽停忽走,带着喧哗和嘈杂,越来越近。有车辆停了下来,然后又掉头向远处驰奔而去。

“她爹。”妻子停下脚步,坐到了雪地里,有气无力地说道:“你,你带着小妮走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高嘉亮拉着妻子冰冷的手,心中悲凉,但还有些徒劳地鼓励道:“歇会儿再走,快,就快到了。”

按照指路人的说法,大概还有十来里路。这要是在正常的环境,正常的人,并不算是遥不可及,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到。

可对于这些身心俱疲,已经艰难跋涉了几百里,甚至是上千里的难民来说,却如同迟尺天涯。

妻子垂下了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却把手坚决地抽了回去。

高嘉亮无声地叹了口气,把裹得严实的女儿抱得更紧,抬头看向远方,却没有挪动脚步。

一堆火就在不远处着了起来,那看起来个避风的地方,影影绰绰有着一些树木。

高嘉亮心中又升起了希望,低下头对妻子说道:“前面就有火堆,咱们去暖和一下再走。”

又有难民走了过去,加快的脚步显示他们也看到了火堆。那代表着温暖,代表着生机,烤烤快要冻僵的身体,到达安置点的希望就大大增加。

妻子木然地抬头看着,又有一堆火燃烧起来,似乎给她带来了一些生气,她咬着牙,慢慢站了起来。

此时,马车碾压着积雪,行驶了过来,在路旁停了下来。

“快上车,是来拉你们去安置点的。”车老板打了个响鞭,高声叫道:“安置点已经准备好了热汤热饭,正等着你们呢!”

几个难民停下了脚步,又是惊喜,又愕然,又有些难以置信。

车老板有些不耐,再次提高声音,说道:“愣着干啥,已经有人到了安置点,才知道你们这批人在路上艰难。快点,不上车的话,俺去拉别人啦!”

高嘉亮赶忙拉着妻子向马车走去,嘴上还赶忙大声说道:“多谢官爷。女人还有孩子,实在是走不动了,能先上车吗?俺还能走一走。”

“一起上来吧,这马车要跑好几趟呢!”车老板把马车掉头,又招呼着不远处的难民,“三四辆马车呢,来回要接几次,你们走不动的话,等着就成。”

高嘉亮扶着妻子,抱着女儿,上了马车。虽然只是简单的遮雪的棚,却让三人感到了温暖。

马车的型制挺特殊,至少高嘉亮等难民是没有见过的。长车厢有四个车轮,两排座椅,竟能装上七八个人。

当然,拉车的马匹也不是一匹,而是两匹。

马鞭一甩,车轮轱辘作响,压得积雪吱呀吱呀作响,向着前方奔驰而去。

四轮马车在辽南并不算稀罕东西,加装了转向装置,有的还有减震。自然是富裕的官员之家才能用得起,比如毛文龙和郭大靖。

但普通的四轮马车以载货数量大的特点,在辽南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内地,与难民安置点配套制造的,则以载人为主。

消息是从提前赶到安置点的难民那里获得的,管理人员立刻出动了马车,接送这批已经离之不远的难民。

按照东江镇目前的人力物力,把安置点延伸到保定地区,已经是接近极限。毕竟,辽东还没有平定,需要大量的资源。

随着安置点的设立和延伸,东江镇也把耳目深入到大明内地。很多城镇都有着东江镇的买卖铺户,既赚钱贴补移民辽东的工作,又能打探各种情报。

在风雪中,十几里路难民们走得无比艰难,坐上马车却很快就到。

安置点是几座大院落,房里是大通铺,男女分住,最大限度地容纳难民。

都是逃难的,哪还有过高的奢求。倒是也有难民希望家人同住,但不被允许后,也都听从安排。

食堂是宽敞的厅堂,长桌长凳,已经坐了很多人,都在埋头喝着粥。香味弥漫在空中,令进来的人食指大动。

屋内烧着火墙,给人温暖如春的舒惬感。对于几乎冻僵的难民来说,更是宛如进入了天堂般的感觉。

管理人员不多,简单地给难民们发放号牌,安排住房,难民们便迫不及待地进入食堂。

食堂的一边有隔板,里面是厨间,灶上烧着几口大锅,米和菜翻滚着,难民们拿着领到的碗勺,在窗口打粥,也不限量。

高嘉亮一勺一勺地喂着女儿,看她贪婪地吃着,脸上慢慢有了些血色,才稍微地松了口气。

妻子埋头吃着热粥,一碗下肚,才从饥饿和寒冷中缓了过来,象是满足地舒了口气。

“我来喂,你也赶紧吃粥吧!”妻子有些愧疚,似乎是因为忽略了丈夫和女儿,可她实在是太饿了、太冷了。

高嘉亮笑了笑,这可能是十天半个月以来,他第一次露出的笑容,“你多吃点,我这边不急。”

女儿的小手一直捂着碗,从热粥中汲取着热量。看了看左右的父母,她咧开小嘴,脆声地说道:“我自己能吃,爹,娘,你们不用管我。”

说着,小妮拿起木勺,捧着碗,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高嘉亮和妻子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有了几分宽慰,先后起身,又去窗口盛粥。

食堂里几乎没人说话,都在吸熘吸熘地喝着热粥,驱散饥饿和身上的寒意。脸上有了血色,也有了些许的笑容。

难民们终于能够放下心来,虽然前往天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东江镇既能在这么远的地方接引照顾,肯定也会安排他们顺利到达天津。

陆续有人进来,应该是刚到的,带着一身的疲惫,最紧要的事情便是吃饭。

高嘉亮和妻子回到座位,对面已经坐了两个人。竟然是路上那个喃喃的女人,还有个半大小子,埋头吃喝,连头都不抬。

“有身体不舒服的,这边有药汤,免费来领。”一个年轻的管理人员伸手敲了敲挂着的木牌,对着众人说道:“吃完饭的就各回各屋,早点休息。”

对于难民们来说,这样的介绍不是多余的,因为没几个人识字。

高嘉亮和妻子不约而同地看向小妮,小妮意识到父母的注视,抬头左看右看,扁着嘴摇头道:“不要,不要喝药汤。”

无奈地苦笑,高嘉亮转头对妻子交代道:“你和小妮晚上睡一起,多留意着点。”

妻子点了点头,伸手试了试女儿额头的温度,觉得没发烧,便放下心来,捧着碗大口吃了起来。

看\逆天换明\就\记\住\域\名\:\\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绝品透视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种出一个强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大宋异姓王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