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儿女情长,天伦之乐,对于郭大靖来说,都只是短暂的,或者说是将来才能安心享受的。

结束了秀岩地区驻守情况的巡视,郭大靖风尘仆仆地回到盖州,又开始布置接收辽镇人马的工作。

尽管辽镇已没有了多少反抗之力,被吞并只是时间问题。但郭大靖并没有把希望全放在这上面,原定的三年平辽计划依旧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说白了,有没有辽镇人马的补充,东江镇也是要扩充军队,充实武备,在三年之内平定辽东的。

按照目前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决战的条件已经确定下来。每协扩充至一万两千人,特战营也是同样的编制,飞骑营至少要达到两万。

这样算下来,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九万多。

就算是最差的情形,一换一的获得胜利,东江军也还有四五万人,足够稳定辽东局势,更不怕辽镇跳反了。

而这是没考虑到顺利合并辽镇的因素,需要东江镇一边增加人口数量,一边扩充军队。

如果加上辽镇那三万兵力,就算有裁汰,至少也有两万堪战之兵,一年的训练,或者更少的时间,总攻就可以打响了。

而且,东江军现在的武器装备、战术打法,对于弹药物资有着更大的依赖,这也是需要时间制造囤积的。

这就是冷兵器与热兵器的最大区别,后勤的补给至关重要。没有了弹药,火枪还不如烧火棍,火炮就是摆设。

兵工厂的工匠数量在增加,军队在扩充,这都需要总人口数量的支撑,才能兼顾到农业发展,吃饭问题可是重中之重。

按照军民的比例,即便有高产的土豆,也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才能实现各方面的平稳发展。

“移民数量能够保持平稳,这是个好势头啊!”郭大靖翻看着内部的文件资料,不掩欣慰之情,对着陈有善笑着说道:“按照这个速度,顶多两年就能达到原定的目标。”

从旅顺赶来盖州的陈有善,是作为政务官员来确定盖州的耕地数量,以及如何安置百姓等工作的。

这是明面上的理由,陈有善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顺便在郭大靖这里找个门路。

之前说过,陈有善有一个儿子叫陈忠雄,在大明为官,是个芝麻大的不入流杂官。

可现在国内民乱蔓延,陈忠雄这个小官也心力交瘁,有意带着家人重返辽东。

郭大靖也没问陈有善当初和村人一起逃出后,为什么没有去投靠儿子。估计是音讯断绝,也可能是前往内地不便,或者是故土难离。

“东江镇对于移民是来者不拒的,何况是陈老先生的儿子,您可是对东江镇大有贡献的老人儿。”郭大靖放下文件,笑着说道:“难道陈副帅那边不好说话?”

陈有善赶忙摆手,说道:“某还未向陈副帅提起此事,凭着这张老脸,想来也是不会拒绝的。只是已经安排了三祥,某有些不好意思再提。”

郭大靖点了点头,理解老人家的想法。和自己算是很亲近的,一起逃难结下的感情。这也是趁着再见面,顺便要个人情而已。

其实,就算不求自己,腆颜和陈继盛请求,结果也是差不多的。可再一再二,陈有善有些拉不下脸。

“这事简单。”郭大靖很痛快地点头答应下来,说道:“让他跟着您先历练学习,再安排个合适的官职。”

走正常的公务员实习、录用、晋升程序也无不可,但陈有善可能觉得儿子已经为官多年,比那些只是会识文断句的要强上许多,可以走快捷的路子。

郭大靖虽然给省略了些程序,但也说明了要先历练学习。毕竟,东江镇的政务系统和工作模式,与内地是大不相同的。

有了郭大靖的承诺,陈有善放下心来。这可是东江镇二把手,说话好使着呢!

“郭帅放心便是。”陈有善也作出了保证,“犬子若不合格,某也绝不勉强,便让他安心耕种,也饿不着。”

有这样的觉悟,郭大靖更加欣慰。

在东江镇的地盘上,政务管理已经脱离了原先的军户制,任命的公务员,也没有国内地方的拖沓腐败,但要始终保持,却也不容易。

何况,平辽之后,朝廷早晚还是要插手辽东政务,派遣官员前来,这是郭大靖所要提防的。

旧的模式已经证明是失败的,旧的官员也是会阻碍辽东发展的。

在此之前,必须要把政务工作全部把持住,即便来了朝廷官员,也难以作实质的改变。

说白了,现在官府中的公务员,就相当于吏,不是朝廷委任的,不在吏部登记在册的。

在表面上,东江镇还是军户制,这也是能够避免朝廷插手的重要理由。尽管实质上,已经完全变了样儿。

当然,能够按照郭大靖设计的模式运行,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与大明官制不同,东江镇的政务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从基层干起,通过政绩和能力来得到晋升。

在文化水平上,肯定不能和科举那些官员相比。可在实务上,却也不是那些只读圣贤书,满腹八股文的书生可比。

所以,虽然在政务的运行中,还有很多要完善的地方,可对于百废待兴的新光复之地,简单就意味着不扰民,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高。

“陈副帅那边,也制定出了完善的措施,还希望郭帅能多提建议,尽快落实施行。”

陈有善笑着说道:“平辽已经近在眼前,时间很紧哪!”

“近在眼前有些夸张了。”郭大靖呵呵笑着摇头,说道:“某军务缠身,哪有精力插手政务。请给陈副帅带话,请他多多费心。若是有所担心,便先试点,再推广。”

郭大靖不想插手政务,尽管政务系统和运行基本上是他的设计。

其实,就算按照大明的旧官制也无所谓,只要用人系统不变,政策不变,就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辽东需要经营,最有利的地方就是百废待兴,如同一张白纸。既没有官绅,也没有地主豪强,老百姓就是在旧有的统治下,最差也能活下去。

这就象大明的建国之初,不管是军户,还是自耕农,在生活上都比以前更好。

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才逐渐出现了种种弊端,不断累积,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大刀阔斧的改革,郭大靖认为还没到时候,犯不着与朝廷生出尖锐的矛盾,有太大的冲突。

主要是他的羽翼还没丰满,时机也还不成熟。平辽之后,还需要时间来发展壮大,还需要培植势力。

陈有善以为郭大靖是谦虚,也是为了表现对陈继盛的尊重。

毕竟,陈继盛的资格是仅次于毛文龙的,虽然因为性格的原因,在东江镇的名望,已经屈居于郭大靖之下。

“也好。”陈有善也不勉强,说道:“郭帅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平辽才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郭大靖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不管能不能顺利吞并辽镇,平辽灭虏都要加快速度。

拖延就是变数,谁知道朝廷和崇祯又会出现什么变故。甚至于,连毛文龙也是变数,谁知道心理会不会改变。

蝴蝶效应已经产生,郭大靖也不敢把历史作为依据。

既然已经把形势导向了最有利的局面,只能是趁热打铁,把最棘手的建虏彻底解决掉才能安心。

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合并辽镇,这是能加快平辽进程的最好办法。尽管郭大靖也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但不全力以赴,又怎么能甘心。

接下来,郭大靖把盖州的军屯资料进行了交接。明年的军屯田地,将选择在海城河以南,三岔河周边,以及秀岩以南的地区。

这里河流纵横,灌既方便,却不便于骑兵行动。只要守住几处要道险关,建虏就很难袭扰。

而明年继续向北推进战线,已经基本确定。盖州也就差不多成了后方,可以给安置的百姓比较安全的生产环境。

尽管平辽已经是两三年的计划,但郭大靖向前迈进的步伐依然稳健,以尽量做到万无一失为重要原则。

送走了陈有善,郭大靖回到屋内,又继续拟定训练计划,针对调动而来的辽镇人马。

第一批一万人的话,郭大靖准备先不完全打散,先是全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火枪射击、挖掘工事等等。

第二批的人马奉调而来后,却要将这两批全部打散,分配到五个步兵协里,待训练融合完毕后,再从各协抽调两千,组建第六协。

这样一来,辽镇就完全而彻底地融入了东江镇,第六协可由原辽镇的将领统率,但第六协的士兵却已经完全抹去了辽镇痕迹。

至于辽镇的将领,先以观摩学习的名义,分派到各协。过得数月后,不管是东江军的,还是原来辽镇的,中下级军官再进行一次打乱重安排。

尽管这样做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却是最为彻底的办法。

否则,既要提防山头主义,又不敢放心使用辽镇人马,还不如放弃,全凭自己的力量完成平辽。

使用的武器装备不同,战术打法不同,最重要的还是作战意志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也只能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才能最快地加以改变。

“这帮家伙,不用可惜,想用又不放心,真是令人头痛,真特么的麻烦。”郭大靖轻抚额头,发出了无奈的感慨。

辽镇的普通士兵还不算太麻烦,待遇比以前好,再经过训练,以及袍泽的带动和熏陶,和招募新兵差不多的效果。

军官却是最不好处置的,特别是第一批,肯定不会想到会被打散编制,还要重新历练学习。

“兴许应该借毛帅的尚方宝剑用一用。”郭大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

圣旨到达宁远时,在将领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

原因很简单,觉华水师被控制,被吞并,已经打了预防针。拜见郭大靖之后,辽镇将领们也都有了心理准备。

该来的终归要来,等到靴子落地,反倒不用再胡乱猜疑。是接受,还是抗拒,二选一,也很简单。

东江镇的行动也很迅速,毛文龙的将令很快就到,要抽调辽镇一万人马移驻三岔河。

“三日准备,水师来接,监军太监前来点验,毛文龙还真是迫不及待呀!”祖大寿叹了口气,说道:“粮饷已由东江镇控制,能不听从号令嘛?”

祖可法无奈摇头,说道:“恐怕也只能奉令调动人马,只是调动哪支人马,由谁率领,倒要三思。”

对此,祖大寿已经有了预桉,缓缓说道:“我祖家将领能够切实掌握的部队先留下来,至于主将,就派何可纲前去吧!”

这是很好理解的决定,留下嫡系或是更能控制的,比较疏远的先派出去,免得影响以后有可能的行动。

说起来,这也象一次整肃,使得留在宁远的人马更加团结,全部由祖家将领控制,号令能够统一,不致生出变乱。

虽然都是辽镇将领,可还是有派系,有山头的。对于和辽镇合并,也是各有心思,不一定和祖氏协心合力。

“可以后呢?”祖大乐忧虑地说道:“越调越少,宁远只会留万余人马,如果只能屈从听令,岂不是坐以待毙?”

祖大寿看了他一眼,无奈地说道:“那你有什么办法?无粮无饷,怕是兵乱一起,连你我也无法控制。”

这真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死局,除了造反和降虏,就只能眼睁睁地任人宰割,直到分崩离析,完全消亡。

“东江镇如何处置安排,现在还不知道。”祖泽润插嘴道:“奉令调动后,如果建制不动,依旧由辽镇的将领指挥,似乎也能勉强接受。”

祖大寿目光闪动,虽然也是赞同,却不敢确定,缓缓说道:“正因为有如此考虑,才要先试探一下,这第一批调动是要听从号令的。”

他们当然没想到,郭大靖也是出于迷惑的考虑,才暂时不对第一批辽镇人马进行打散重编制。

等到祖大寿等人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没了两万人马,只剩一万最铁杆的部队,也掀不起大风浪了。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绝品透视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种出一个强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大宋异姓王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