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登来,或者是山东,对于东江镇的助力有多大,郭大靖和毛文龙并没有太大的奢望。

只要该给的粮草按时拔付,硝磺、铁料等物资尽量供给,移民辽东不加阻挠,也就足够了。

连朝廷都能甩开,东江镇形成的内外运作体系,已经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当然,朝廷和登来的支持,能够大大加快东江军提升实力的进程,使平辽大业能更早地实现。

另外一方面,郭大靖虽然没见过孙元化,但从记忆中的资料,对这位研究西学的名人,印象还是很好的。

同时,因为孙元化在钱粮和移民上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毛文龙也觉得这位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人还不错。

所以,在捷报上,郭大靖和毛文龙都给孙元化美言了几句。这么大的功劳,以后也还会有,能够沾上光,对孙元化来说,还是挺感激的。

这与孙元化的脾气禀性,以及追求的目标,还是有很大关系。之前就说过,他是属于技术官员,对引进和推广西学,比升官发财更有兴趣。

相比于其他的文官,孙元化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轻视武人的思想也没那么重。这都决定了他与东江镇的关系,会比较缓和。

但对东江镇,孙元化了解不多。尽管有耀眼的战绩,令他钦佩和震惊,使他也想知道更多的底细。

所以,王徵提出去辽南,孙元化是赞成的。甚至于,如果不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时间又不允许,他都想亲自去考察一番。

“东江军能够克敌制胜,必有独特的战法。你此去,还是要考察仔细。特别是火炮铸造,更要多加留意。”

对于孙元化的嘱咐,王徵颌首答应,笑着说道:“大人尽管放心,这正是下官的兴趣所在,肯定不会疏忽错过。”

孙元化点了点头,说道:“正值此次大捷,便在登来采购些酒肉猪鸡,代本抚犒赏有功将士吧!”

“下官明白,这就去办。”王徵躬身领命,见孙元化再无交代,便告辞而去。

屋内只剩下了孙元化一人,他坐进椅中轻抚额头,思索着另一件事,十分的苦恼。

前些日子,辽镇的旧人前来拜访,并带来了总兵祖大寿的书信。在书信中,祖大寿对朝廷的压制大吐苦水,说到降饷减粮将使辽镇官兵陷入困境。

作为登来巡抚,孙元化管不到辽镇,朝廷对辽镇的压制和处罚,他也不想说话,以免惹上一身麻烦。

幸好,祖大寿也没提出过分的要求,只是提出设想,利用觉华水师从登州购买粮草物资,以解辽镇之困,请孙元化给提供些方便。

孙元化对此不好抉择,也对祖大寿此举产生疑惑。

在登州采买物资,并不需要他这个巡抚批准,以商人的名义前来便可,非要拉他下水,不知道祖大寿是何用意?

何况,辽镇也不象东江镇那样,有自己的生财之道,比如贩卖辽东特产。靠着辽镇的家底,只出不进,能支撑多长时间?

狐疑犹豫,孙元化并没有马上同意。反正,朝廷还没有下手,只是风传,辽镇此举看来也象是未雨绸缪。

东江军再次获得大捷,在朝廷眼中的分量再次增加,孙元化担心朝廷便要真的对辽镇下手了。

出于对辽镇的感情,孙元化不希望看到辽镇被瓦解,但又没有别的好办法。

甚至于,在就任巡抚之前,其师徐光启就告戒过他,莫要掺与朝廷决策,只管专心西学炮术,助力平辽灭虏,必成大事。

辽镇到底会何去何从,朝廷真的要摧毁这支尚堪作战的部队?辽镇要自救,会不会走什么极端?

孙元化胡思乱想了半晌,终于还是没有头绪,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无能为力地等着事情的发展变化了。

………………

如果没有东江军,或者是没有东江军的发展壮大,辽镇这颗毒瘤还会生长、扩散,并吸干大明帝国最后一滴血。

而象孙承宗、袁崇焕之流,不过是辽西将门利用的对象,表面上的服从,只是他们的主张能给辽西将门带来巨大的利益。

至于从各地调来,在战场上跟关宁军并肩作战的友军们,被关宁军出卖,更是关宁军的常规操作。

外来的将领更是被排挤,没有立足之地。勉强留下来的,也指挥不动手下的关宁军大爷们。

历史上的崇祯十二年,清军进犯宁远,时任宁远团练总兵的金国凤要率军出击,却没人愿意随他出战。

金国凤愤慨之下,只带着两个儿子跟几十个家丁冲出宁远城,跟清军死战,随后战死。

金国凤不是辽东人,他是宣府人,在关宁军眼中是外人。于是,万余士兵便眼睁睁看着他们的主将去送死。

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在金国凤战死后,自己都感到害怕,后背直冒冷汗。他赶紧上奏崇祯,乞求皇帝下旨“惟总兵官令是听”,能让关宁军收敛一些。

为此,他还主动向辽西将门示好,领衔举荐宁远团练总兵一职由关宁军中的后起之秀吴三桂接任。

洪承畴也看明白了,关宁军要让外将来指挥,还是被坑死的下场。由辽西将门的人来统领,兴许会好一些。

可惜,到了松锦大战,吴三桂又以常规操作坑惨了洪承畴和其他明军。他和在同总兵王朴率先逃跑,打乱了整个布署,导致了明军的大崩溃。

可即便如此,朝廷事后也不敢严惩,王朴被砍头,吴三桂却依旧能统领关宁军,只是轻得不能再轻的一个责罚。

正因为关宁军的种种劣迹恶行,郭大靖才为之深恶痛绝,决心下死手收拾他们。

当然,还不能一下子就把辽西军头给逼到绝路上。郭大靖计划分阶段实施,如同温水煮青蛙,让辽镇逐渐衰落,直至完全消失。

此次远袭建州,纵横数百里,战无不胜,斩首近万。应该能给辽镇再次震慑,使其权衡利弊,不敢妄动。

趋利避害是本性,没有人会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跳。建虏势颓,就是个大火坑,在郭大靖想来,辽镇不会自寻死路。

此时,郭大靖通过方正化向朝廷呈上逐步裁撤辽镇的奏疏,心中轻松了不少。正在镇江正款待朝鲜的林庆业和崔孝一等人,商讨共同对敌的方略。

之前虽然有过会面,但经过一番大战后,形势又有不同,还是需要重新取得共识,以免更好地精诚合作。

“遵化大战后,沉阳城中的建奴得知惨败,大半被歼,坊曲之间哭声彻天。”林庆业举杯相敬,笑着说道:“今老巢被毁,损失惨重,不知又是如何一般惨景?”

崔孝一哈哈笑道:“定是鬼哭狼嚎,如丧考妣。”

郭大靖听着也是心中欢畅,笑着说道:“建虏还未认清形势,方有此败。以后作战,会更加谨慎小心。”

“大势使然,建虏难有回天之力。”林庆业正色道:“只要毛帅、郭帅在指挥东江军,形势便不会有大的改变。”

崔孝一连连点头,说道:“如郭帅所分析,建虏会再次收缩,这对我军增加了些许困难,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长途进攻,意味着粮弹物资的运输困难,郭大靖又不想处处守卫、步步推进,就更不易解决这个问题。

密营的设置能够缓解后勤问题,但能支撑的兵力也有极限。所以,郭大靖才给特战营定在一万两三千的人马上限,并请朝鲜方面提供帮助。

这就是辽东与辽南的最大区别,辽南有足够的人口,能够产出充足的粮草,制造足量的弹药武器,并能够就近供应数万大军。

辽东就没有这些有利条件,即便是特战营有些军屯,但大部粮弹物资还是需要从辽南运来。

皮岛固然可以作为最安全的基地,却没有耕种生产的条件。甚至,连樵采都不能够保证。

这也是郭大靖要撤走步兵协的将士,把有限的资源都留给特战营。即便如此,也需要朝鲜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林兄、崔兄的鼎力相助,郭某铭记于心,感激不尽。”郭大靖举杯相敬,诚挚地说道:“日会若有用得到郭某之处,郭某义不容辞。”

林庆业举杯一饮而尽,笑着说道:“郭帅言重了。建虏既是大明的敌人,又何尝不是朝鲜的死敌?并肩对敌乃是应有之义,不必说什么感谢。”

崔孝一点头赞同,说道:“说起来,我等还是沾了郭帅的光,得了东江镇的利,能练出一支精兵,日后抵御外侮、保家卫国。”

话不用说得太透,众人也都听得清楚明白。

林庆业、崔孝一等人,包括沉器远等朝鲜的亲明派,都是感念大明在倭国入侵,朝鲜几近亡国时,全力援救的再造之恩。

对于那段屈辱,众人也铭刻于心,强军卫国自然是他们的理想。而通过郭大靖,以及与建虏的作战,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沉器远可能谋划得更长远一些,既要交好东江镇,通过东江镇接触大明朝廷。还要练出一支强军,为他废昏立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想,能与建虏抗衡的军队,不用多,只要一两万,就足以在政变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说到底,形势比人强。

如果没有遵化大捷,朝鲜王室的态度不会变化得如此明显。沉器远等亲明派也不会这么势大,林庆业和崔孝一也不敢这么大胆地与东江军展开合作。

此次袭攻建州的大胜,无疑又给他们增强了信心,并认为朝廷会更加默许,甚至是纵容他们的行动。

郭大靖对于商谈也是满意的,一支三千朝鲜义兵成建制地助战,由金重国、安克诚、张希范等人率领。

这些军官可都是在东江军中久经锻炼,具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

另有两千朝鲜义兵是打散安置在特战营中,他们也都是在东江军进行过轮训,可以作为精锐使用的。

而在辽南的东江军中,朝鲜义兵的轮训也一直没有中断。只不过从现在开始,人数会减少,大约每年一千人左右。

简单地说,朝鲜义兵的训练基地,以后主要就是在就近的辽东,辽南那边将主要训练炮兵。

在这世上,没有练不好的兵,只看你方法对不对。朝鲜在倭人和建虏侵略的时候,确实表现得很不堪,多数朝鲜兵也是孱弱的。

但同样有李舜臣这样的抗倭名将,有英勇抵抗建虏的朝鲜义兵。

在郭大靖看来,就是缩在城里不敢出战的关宁军,严格训练并分散安置在东江军中,也一样能够成为敢战的士兵。

当然,这指的是底层的士兵,而不是辽西的那些军头。留兵不留将,是郭大靖未曾改变的思路。

而对于林庆业、崔孝一的康慨相助,郭大靖也没有小气。一批重火枪和迫击炮,将大大提升朝鲜军队的实力。

在谍报军情的刺探上,朝鲜方面也能提供不小的帮助。在建虏统治区,就有不少朝鲜人。

合作共赢,一直是郭大靖禀持的交往宗旨。并没有因为他是大明的总兵,而对朝鲜将领和官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听说大明国内的民乱,闹得甚是厉害。”酒至半酣,林庆业有些迟疑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对东江镇的平辽大业,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崔孝一也显出关注的神情,望向郭大靖。

郭大靖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缓缓说道:“虽然很令人遗憾,也有些难堪,但东江镇已经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平辽灭虏不会因为朝廷的困难而有所改变。”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在两到三年内,争取平定辽东。哪怕达不到这个目标,也要把建虏打残,使其难以再构成威胁。”

“依毛帅和郭帅的才智,要达到目标,两三年时间还是极有希望的。”林庆业稍微松了口气,说道:“郭帅如此坦诚,令人钦佩。”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这场大灾害对东江镇,乃至贵国,都是有影响的。而且,将持续十数年,林兄和崔兄也要有所准备。”

“天气一年冷过一年,我国的粮食生产,确实受到了影响。”崔孝一的脸色沉郁下来,“朝鲜百姓的生活很苦,令人悲戚。”

郭大靖看到林庆业也露出难看的脸色,缓缓说道:“郭某有些应对之法,也会提供帮助,二位兄台不必过于忧虑。”

………………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绝品透视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种出一个强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大宋异姓王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