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水向东,浪花淘英雄,得失成败,转瞬成空,谁记身后名。半部水浒泪朦胧,多少好汉事,流逝如风,无影无踪,任由后人评。
且说方定大军把李逵、解珍带领的先锋部队,团团围定,如同铁桶一般,让朝廷兵马,突围不得。方定冷箭,又射死了解宝,解珍火气攻心,回头来战方定,又正中了方定之计。两军混战在一处,杀戮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将士尸体堆积如稻捆,血流遍地,稻田河渠之水,染成了血红颜色,这一仗,打得好不惨烈。尸横遍野,挣扎哀鸣,刃卷枪钝,人间最惨是战争,失性命,毁家庭,又听老娘唤儿声,幼子泪满瞳,一将成名万骨枯,多少事,无语评。
再看解珍,早已杀红了双眼,不顾死活地来与方定争斗。那方定乃是方腊之胞弟,是方腊魔君教会的核心人物,生得长大,又是烧炭工匠出身,有一身好气力,幼时又得武林高人指点,于打斗上,颇有一番功力,更善于马上作战。而此时,解珍已经是杀伐了半天,又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心中万般怒火,身上却少了三分力气。而方定,才刚刚加入战斗之中,又是得胜的一方,力气、心劲自然高涨,又兼得着马力,与解珍周旋,自然不再话下。
那解珍,虽渐渐占了劣势,然而,仍然抖擞精神,来战方定,此时的解珍,也学了李逵的招式,不顾生死,手持钢叉,直刺方定的马匹。那方定,轻轻一夹那匹战马,那马便咴咴一叫,前身便立了起来,解珍刺了个空,待他回手之时,那马早已落下了前蹄,方定的钢枪也早已到了,正中解珍面门。解珍力挺着,站直了身子,再用力向方定的战马刺去。就在这时,他身后的几个小卒,早已挺枪刺向了他的后背。解珍双手撒开钢叉,站立而亡。方定愕然。
两头蛇,游猎深山老林,征战南北战场,解珍是良将,挤身天罡非妄言,战功堪夸能力强,历经风雨志不改,且把生死付沧桑,好汉解珍,令人痴狂。
李逵见折了解珍,更加愤怒,也不组织队伍,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路砍杀。方定哈哈大笑,心想,这支队伍,早已成了瓮中之鳖,待我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于是挥动了手中的令旗。众将领看了,心中已经明白,全部杀光,不留一个活口,于是便不顾一切地砍杀起来。
就在这时,只听得北边大道上,人声喧哗,马声咴咴,一支驰援的部队,火急火燎般杀将过来,为首那员战将,正是大和尚鲁智深,身旁两员战将,便是史进、杨林,一万余生力军不待整理队伍,早已加入到混战之中。李逵见援兵赶到,也立时有了十二分的精神,大叫一声:“弟兄们,大师父来了,杀啊!”众将士也早已看到了鲁智深的援兵到了,重新振作起精神,挥刀挺枪,继续拼杀。
而此时的方定队伍,反倒乱了起来,这些没有经历过大战的教众,如何见过如此残酷的场面?刚刚得胜之时,还能得意强撑,如今见朝廷兵马援军到了,一个个势如猛虎蛟龙,哪儿还有什么心劲,一个个向后退去。方定一看,大怒,挥动着手中的蓝色令旗,大叫道:“督战队,后退者,杀无赦!”但见方定身后,数十名粗壮军汉,亮出了鬼头大刀,向后退士兵头上砍去,众人见了,纷纷反身再战,不少人很快便做了刀下之鬼。
再看那杨林,听说死了好友解珍、解宝兄弟,好不愤怒,纵马挺刀,杀入敌阵,直奔方定杀来。方定也早已看见了杨林,举枪来迎。杨林的大刀,早已劈头盖脸地砍了下来。方定冷冷一笑,用枪来拨。两匹战马咴咴乱叫两声,已经错过了身子。到了此时,杨林才知道,自己的力量实在太小了些,就是方定这么轻轻一拨,杨林的大刀,险些脱手而出。杨林稳了稳神,正要打马脱身之时。方定早已反手一枪,正中杨林后背,方定再一用力,杨林的尸体便落于马下。众兵士过来,又补了几刀,杨林早已成了烂泥一般。这个杨林:窜山越涧锦豹子,走南闯北杨林,赚得多少好汉入伙,更有难得音信,危难时分也精神,却落了个乱刀分身,可叹可叹,杨林做游魂。
正在抡圆了禅杖,杀得兴起的花和尚鲁智深,一见死了杨林,大叫一声,打了一下战马,便向方定这边杀来。双方虽未报名,但也已经知道,对阵的是谁。二人也不搭话,便战在了一处。方定力大能举石,和尚也曾拔杨柳,方定武艺虽精练,和尚也非吃素人,二将打了三五个回合,各自暗暗叹息对手的功底,内心想到,想胜对手,不容易,必须拿出十分的力气,用上十分的小心,瞅出对方的软肋,给其致命一击,或可能略胜一筹。二人的心思想到了一处,这仗打起来也就谨慎了些。别看鲁智深平常粗鲁,生活上没有个章法,可在打仗上,却半点也不马虎,招招式式,都有板有眼,攻防得法。那方定,更是小心翼翼,唯恐有什么闪失。
就在二人专心致志,无我而战之时,只听得“嗖”地一声箭声,方定心内咯噔一声,也不回头,反手用枪轻轻一拔,一只雕翎箭矢早已落地。方定知道,朝廷兵马的援军正源源不断地赶来,哪儿还有心与鲁智深纠缠,于是大叫一声:“退下,看我来战这和尚。”鲁智深也正在迟疑之中,他同样听到了箭矢之声,同样挥动禅杖来拨打,没想到那箭矢却没了声音,又听得方定喊了这么一声,便一下子走了神。再看方定,早已打马跳出了圈外,落荒而逃了。此时,远处又响起了一声箭矢的声音,有人高叫道:“花荣来也,且吃我一箭!”
再看那方定的战马屁股上,早已中箭,鲜血激射而出,那匹战马,忍住疼痛,飞奔而走。方定的部下,一看跑了主将,督战队员也早已没了踪影,于是一个个跪地投降了。
智深大和尚,禅杖鬼神惊,魔君心胆颤,投降万千兵,一仗江北定,方腊难太平,天堑作屏障,誓与朝廷争。
说的是鲁智深这一仗,打得惨烈,取得了重大胜利。苏州王王璋得信,急忙把方定及其主力部队,调往江南,沿江岸布防,以长江为天堑,试图阻止朝廷军马南下,保住苏杭六府五十二县的小天下。而方定,除将主力部队调往江南布防之外,还在江北留下若干小股部队,用以袭扰朝廷兵马,破坏粮道,制造麻烦,延迟朝廷兵马进军江南的步伐。
不说王璋、方定的布防,再说鲁智深、李逵、史进收拾了部队,自己的部队伤亡两千余人,方定的部队,投降来一万余众,两项想抵,加上宋江所部,已经有三万多人马。鲁智深一面令史进、李逵厚葬解珍、解宝、杨林三人,一面写出详实的战况报告,向后续部队林冲禀报,并催要粮草。由于没有后续部队,亦没有大量船只,鲁智深部只好驻兵于孤山周围,又一面组织部队演习水战之术,一面令史进组织工匠,打造战船。朝廷兵马,有序地进行着战争的准备。
就在这时,兵士来报,已经逃跑在外多日的靖江县知县黄文庚前来拜见先锋官大人,鲁智深听了,大喜。终于可以组织地方官员,收取粮草、赋税,暂时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了。此前,萧丙甲已经提醒过林冲等人,大宋国部队的粮草供应有问题,全部是先集中、后分配制度。先是把各地的粮食,集中于东京、洛邑、应天、西安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大粮仓,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几个衙门办理手续后,再保证供应转运。而军粮供应,有专用仓,又称大军仓,而此时的大军仓,又因为整个大宋国的战争方向,定在了北方的金人方面,对于江南方向,却鲜有供应,更不可能考虑江南之地的漕运问题,此次征战的军粮供应困难,是前所未有的。而大宋国的粮草供应制度中,还有什么京师诸仓,负责朝廷赋税。转般仓,负责整个国家或某一区域的粮食调度。另外,还有什么桩管米,大致类似于现代的精包装,为国家粮食储备专用器皿及管理制度。至于各县、州、府,也设立有相应的地方粮仓,兼有赈灾及平抑粮价等等功能,名目繁多,手续办理复杂,且腐败现象严重,民间传言,有十库九空之说,这样的实际及管理制度,如何能保证大军粮草的供应?
林冲兵出之日,总帅张邦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曾经对林冲说过:“此次出兵,和征讨梁山泊不同。征讨梁山泊之时,由我亲任主帅,而同时又兼任地方官吏,于粮草上,可以便宜行事,哪怕是有违于太祖皇帝祖制,有违于现行的粮草供应法度,过后亦可以调整、摆平。如今我等皆为朝廷兵马主管,不兼理地方事务,因此上,粮草供给一项,也只能靠京城粮草总监的调度,和坐镇徐州的张叔夜大人一手调拨,方可有效保证大军的粮草供给。于地方上,我自无能为力。然,我等身为朝廷兵马主管,总不能让战士们挨饿打仗,危急之时,诸将可以向当地衙门借粮,过后我们补上,如有特殊情况,但可报于我张邦,何等大的罪过,我一人担了,将士们流血疆场不易,岂能饿了肚皮?”数句话说动了林冲,为之唏嘘良久。这也正是,林冲执意要安排心思缜密的武松,做为后队,监管粮草的原因。对于武松的任命,张邦也是完全同意的,他曾数次暗地里观察过这个武松,也赞许武松对于卢俊义、柴进等人的态度。这个武松,在张邦的眼里,可谓是:傲而不狂,张而不扬,胸有城府,深藏不露,为人谨慎,做事缜密,嫉恶如仇,处事公正。
且说这个黄文庚,又是何许人也?原阳谷县令黄文炳之胞弟也。这个黄文庚,于学业上优于他的哥哥黄文炳,于哲宗皇帝年间,高中进士,后在翰林院坐了几年冷板凳,又经其兄黄文炳介绍,认识了蔡九知府、梁中书、赵子昂等达官贵人,这才放了泰州府靖江县的知县。没想到一年之后,黄文炳便被梁山泊贼人杀害,黄文庚愚腐,失去了兄长的庇护,便再也升不了官,于是就在这靖江知县任上徘徊不前了。不过,靖江乃天下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又兼长江风光优美,苏杭二州,又近在咫尺,更离天下最美扬州不远。因此上,他也就安稳地在这儿,过上了美好的小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方腊起兵于江浙,很快便占据了苏州一带,靖江成了苏州王王璋设立于大江北岸的桥头堡,岂能让他这样一个小小的知县安生。于是就派大将方定,过江来战。黄文庚手下那数十名衙役,欺负老百姓还行,打仗,根本就不沾弦儿。于是县衙也就散伙了,黄文庚带着陪房的两个小妾,逃到了乡下,隐藏了起来,靖江县城,任凭方定占领了。
如今听说朝廷兵马,大败了方定,于是又急忙从乡下跑回县城,要当他的知县大人了。鲁智深一见,连忙向他施礼。黄文庚如何受得起,急忙还礼,说了前情,又报了靖江县的实际情况,黄文庚提出,请鲁智深帮忙,分出千余兵马,尽快恢复靖江秩序,完成秋季赋税等等请求。鲁智深又是一喜,心想,有他黄知县在,粮草问题,或可解决一时之急,于是连忙答应了黄文庚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令史进分兵两千,随黄文庚进驻靖江县衙,帮助黄文庚料理县衙诸事。主要有三点,一是秋季赋税钱粮的收取;二是消除小股匪患,清理魔君教众;是筹集工匠、木料,打造战船。迎候主力部队,做好渡江作战之准备。这真是:花和尚不花,鲁智深不鲁,梁山泊里大师父,征战能当先,坐地能顿悟,面有千般色,心里最清楚,且向江南灭魔君,智深归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