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通史,自然不是纪传体,而是编年体。

安南的起源上,则来自于鸿庞氏。

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中国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

然后就是纳入中国怀抱时期。

总而言之,强调安南起源自中国,贬低历代脱北者,直言其叛乱,从而导致安南战乱不休。

然后之后的吴朝、丁朝、李朝、黎朝等,都属于权利熏心之辈,虐民以养身,使得安南退化,蛮寮日益严重,即将去夏入夷。

幸赖我大明绍武皇帝,明见万里,当今秦王殿下英武不凡,驱天兵降军阀,安民生而施德政,让整个安南享受富贵安康,功莫大焉。

秦王看着后面夸赞自己的话语,一时间觉得有些赧然,这几乎是把朱静的功劳全部安在他身上。

人家完全成了陪衬,属于辅助性质了。

但他是政治家,对这一切已然适应,倒是没有多少反感。

“印刷十万册,送往秦国各地官学,或者私塾。”

朱存槺平静道:“另外,告诉各地的知县,知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要出现在童试中。”

“是!”几个宰相忙应下。

借着编史的名头,秦王收缴了秦国多数的藏,这本通史可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一场对读书人的教化。

没错,就是读书人。

普通的人可不会在意统治他们的是谁,只有读书人拥有着些许的自尊心,所以别扭的在意此事。

即使有科举,但仍旧有许多人隐居,或者不想为官,谋求安南的独立。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两年来秦国叛乱迭起,三五百人的叛乱层出不穷,地方的巡防营压力极大。

也是如此,秦国效彷宋朝,不断地进行招兵,将强壮的劳动力征入军中。

其六百万人口,军队就达到了二十万,这是何等夸张的数字。

而这本通史,就是对读书人的台阶,让其放下顾虑,拥抱秦王。

首相刘观忽然递出一本书来:“殿下,这是朝廷新出的《绍武注音法》。”

“如今我国看上去太平,但明人和秦人隔阂极重,尤其是某些明人视自己为人上人,拒绝与秦人联姻,居住在内城中而不外出。”

“甚至,某些人家只购买从大明来的粮食,表面上来说是怕水土不服,实际上却是顽固不化,鄙夷秦人……”

听得此话,秦王一时间也有些尴尬。

因为从小就在北京长大,所以稻谷、面食他都吃,饺子包子什么的也是常态,自然是要进口小麦。

平日里用的器具,也不自觉地用起明式,衣食住行,无所不是。

虽然他没有什么鄙夷的意思,但这份隔阂确实存在,这是习惯问题。

毛复瞅着秦王脸色微变,心中一动:“如此,两相隔阂,秦王很难彻底安生。”

“殿下——”

“我要怎么做?”

秦王沉声道。

“着秦丝,食秦米,用秦纸……”

刘观轻声道。

“嗯!”秦王深吸了口气,应允了下来。

他这个秦王可真憋屈,吃喝都不任由,但天底下哪里有自由的?

就算是他那英明神武的老爹,也不是怕青史留名,文人参谏,不得不将私生子养在宫外?

这么一想,他倒是觉得还行。

“罢了,我就依了此话。”

秦王沉声道,不过他此时双眸却露出了怒火:

“寡人从民,那民也要从寡人。”

“朝廷不是出了一本《绍武注音法》?将其刊印全国,文武百官,儒生学童,都要学会官话。”

“我大秦的官话,要与大明一般无二。”

刘观和毛复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遵从了。

至于群相阮成,已经眼观鼻,鼻观心,根本就不发言。

因为四人之中,只有他是本土人,在议政堂中虽说不是摆设,但也强不到哪里去。

八曹之中,他只领着工曹和刑曹,这些事上他根本就没发言权。

不过,他余光撇了一眼略显沉默的刘观和毛复,心中一笑。

因为官话是必然要普及的,用北京话倒是也不是不行。

毕竟秦国那些读五经,必然是要会学汉字,学会了字自然就会容易学音,更何况还有一本普及的官话书。

见两人被自己的气势所震,秦王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表面上来看,普及官话会更得罪百姓,制造更多的隔阂,但反对最激烈的反而是那群从大明来的文臣们。

为何?

因为在皇帝不懂安南话的情况下,整个朝堂能够顺利运转,官话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他们的子嗣因为口语之故,能够更加迅速的掌握儒家经典,从而对科举造成垄断。

朝鲜就是如此。

中上层贵族通行汉字,汉话,甚至比普通的明人还要标准。

所以贵族才在科举横扫那些中人和底层两班,占据官位。

人为的设置门槛。

对此,秦王心知肚明。

因为他明白,只有拉拢这些文臣武将的才能控制整个秦国,普通的秦国百姓根本就无法依赖。

但今天这区别对待,着实让他气到了。

让他秦王作典范,受委屈。

那大家都别好过。

这也算是一种敲打。

“驾驭文臣,果然不易。”

秦王滴咕着。

眼瞅着秦国安稳,之前万众一心的场面也就渐渐消失了,争权夺利已然开始。

这般想着,他对于议政堂的大组成颇有几分不满。

三位宰相,刘观和毛复都是明人出身,王府旧臣,在朝政上强势的很。

因为当年在西贡他准备效彷种姓制,被皇帝骂,所以到现在这些人还把他当做毛头小子。

要知道,他已经二十岁了,抵达安南近四载,什么都懂也知道,岂能任由他人摆布?

“得用人。”

秦王面色平静,嘴边滴咕着。

议政堂三人太少,起码得五人。

三汉两土,最为适宜。

……

与此同时,在西贡,一支船队缓缓而来,大小十来艘船只乘风破浪,登临这座城市。

船上下来了近千人,带甲之兵就有五百之数,一个个颇为雄壮。

西贡知府热情相迎,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而下船的为首三人,则缓步而来,脸上带着感动。

为首为一武将,三十来岁,看起来颇为年轻,一身细麻衣但也遮掩不住身上的气质。

两旁则为都是文人,四十来岁,穿着长袍,额头上满是汗水。

“在下西贡知府,拜见阁下。”

其头戴乌纱帽,右衽青袍上的一只白鹇,若隐若现,年若三十来许,大大方方的弯腰行礼。

由于藩属制,虽然秦国依旧是九品十八阶,但正一品不设,就算是议政堂宰相也不过是二品罢了。

所有的官阶降了一品。

所以明朝正四品的知府,此时在秦国也不过是正五品罢了,不能穿绯袍而是青袍。

因为弄不清楚来人的身份,所以只能称之为阁下。

“某乃夏津子朱参,见过知府。”

朱参微微一笑,拱手道。

“在下卫国开垦司掌司张原——”

“在下卫国军务司掌司元丞——”

知府顾广为之一笑,果然是卫国大军。

“殿下已闻卫国之藩,特令下官配合。”

知府顾广迎三人入了队伍,乘上了抬竹椅上。

“这?”

见三人疑惑,顾广忙解释道:“我秦国湿热,马儿不耐其卑湿多有疾病,牲畜也受蚊虫之苦,如今正是忙的时候,所以就用抬轿了。”

朱参三人恍然。

果然是一国就有一国的风俗。

如今只能入乡随俗了。

朱参坐下后有四轿夫起抬,其他三人则是两人并肩而抬,这其中显然是有着森严的规矩。

子爵虽小,但也是上国之爵,不亚于国内的郡伯,自然要尊敬有加。

很快,府衙就到了。

朱参等人一见,其不过是大明县衙的大小,甚至比不上某些大县,着实不符合身份。

大厅中早就摆放了一桌酒席。

十二菜三汤,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见谅,秦国贫瘠,而且天气湿热菜多不耐存,搜了一些能吃的,合乎口味的还真少,只能落下这些了。”

“不过厨子是从广东请来的,倒是不错。”

朱参客气了一番。

落入在他眼中,无外乎一些鸡鸭鱼肉,能吸引他目光的则是一些肥美的海虾,石斑鱼罢了。

饭毕,几人歇息片刻,喝了杯绿茶洗了下肠胃,才开始聊起正事。

“不知高棉如何?”

朱参主动提起了话题。

“高棉,也可以叫做金边国。”

知府顾广轻声道:“在之前其国都在吴哥,可惜被暹罗人占了,国都就迁徙到了金边,所以一般称呼其为金边高棉。”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其国。”

“那这个金边高棉又如何?”

“弱,不堪一击。”

顾广叹道:“我等脚下的西贡,早在六十年前就被安南谋夺,只是没多经营罢了。”

“如今国王叫巴东.拉嘉,王权暗弱,地方割据,无论是暹罗还是之前的安南,都不将其放在眼里。”

朱参点点头,这跟他了解的差不多。

“其国兵马虽有数万,但若以王师对之,五千之数则成。”

高棉王国的巅峰时期在于之前的吴哥王朝,后来暹罗占据其都城,把他打得四分五裂,不得不迁都金边。

所以吴哥王朝和金边王朝,实际上是同一个王室,其血统未变,依旧如故。

但金边王朝却远不如吴哥王朝,就连只掌控三府之地的阮氏也能欺负他,嫁女来进行渗透。

可以说,此时的高棉与安南简直是天上地下。

聊完了高棉,朱参问起了秦国的支持。

这也是卫国建立的基础。

没有秦国的支持,拿下高棉也是一件难事。

“殿下与卫王为兄弟,两国关系亲近,所以吾王准备了粮万石,铠甲五百副,弓、箭无算。”

顾知府笑道:“供应您这几百人,倒是绰绰有余。”

相较于秦王建立的艰难,卫国简直不要太容易。

不需要种田,不需要建城,只要集合军队,就能购买粮食等一切物资,还有向导指引,直捣黄龙。

对此朱参一清二楚,他对此却不怎么满意:

“卫王殿下从京营、边军中招募了三千余人,看着虽多,但征服一国却勉强些。”

“恕我冒昧,请允我国借兵。”

“借兵?”

顾广大吃一惊,忙摆手道:“这万万不可,我国兵马虽多,但多用于镇压乱民,实难抽出大军支援。”

“哎!”朱参叹了口气:“那募兵如何?”

“我瞧着秦国人丁众多,索性招募一些也能省得其跳脱。”

“此事须与殿下禀告,我做不了主。”

顾广松了口气,面色缓和的了许多。

招兵这件事,其实他完全能够做主,但为官之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做不错。

碰到棘手的交给朝廷就是,自己可不能背责任。

朱参自然知晓其事,笑着点点头。

实际上,他本来就是打着募兵的主意。

如非必要,借兵是万万不可的。

卫国建立之后,必然是要与秦国相邻,到时候两国作邻居,两王又不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其矛盾肯定是有的。

甚至秦国可能会生出野心,想要控制卫国。

这些不得不防。

所以借兵是万万不能的。

朱参回到安排的宅院,待了片刻后满意地点点头,换了身常服出门。

整个西贡是秦王在数年前建立的,陆陆续续扩建了三年,在整个秦国是仅次于河内、顺化的大城。

虽然其为占城之地,民众多为占民,但建筑风格却多为明式,参杂着一些本地特色,显得几分异域风情。

行走在街道上,满耳都是鸟语,间歇的几句汉话让他倍感亲切。

这时候他有些后悔出来逛街了。

询问向导,何处最为热闹。

向导言语:“夫子庙香火最旺,朝廷禁绝湿婆教,倡行佛、道,儒学大昌,百姓们见秦王,乃至于读书人都拜夫子庙,所以争先恐后地上香叩拜。”

“姻缘,祈福也是来这。”

果然,到了夫子庙后,这里极其热闹,人挤人,孔夫子的木像高达一丈,居高临下,颇有几分审视的味道。

而夸张在于,一旁的偏殿竟然还有妈祖,关公,三者合一,各得香火。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汉末龙蛇风云录乱虎春秋开局我成为大宗师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神武天帝魂穿刘备,从平定黄巾开始红楼:窃国贼穿越大秦:我收始皇当小弟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铁血宏图开局直播曹阿瞒大战董肥肥夺宋:水浒也称王三国:白毦陈到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