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郑氏与阮氏的目的一样:赶走明人。

所以在某些时候,不排除其与阮氏联合,亦或者假道灭虢。

“尽快的将阮氏灭掉,不让郑氏有时间反应过来。”

朱静果断道:“到时候,就能以灵河为界,暂时与其南北对峙。”

众人纷纷表示认可。

只是首相刘观依旧疑惑道:“顺化距离灵河不过百里,咱们若是自南向北而去,怕是等兵临顺化时,北郑就已经抵达了。”

“到了生死关头,不排除阮氏投降北郑的嫌疑。”

此时的阮氏,占据十五府之二的广南、广治两府,所以也被经常称作广南国。

安南的红河平原开发了上千年,所以其境况就是,越往北越发达。

即使其占据的二府面积,足其北方的三分之一,但人口和经济却远远不如。

所以顺化作为国都,靠近灵河,也是某种君主守国门,不得不为之。

次相毛复也表示赞同:“凡事就怕万一,一旦北郑渔翁得利,可就不妙。”

这时,就连朱静都不得不承认,这番话说的是极有道理。

即使以快打慢,但仍旧挡不住郑氏南下的步伐。

要知道,北郑可是有十万大军,且都是常备军,其实力不可同而语。

秦王则犹豫片刻,直接道:“我觉得,可以效彷当年朝鲜时。”

“敬国公(吴三桂)南下汉城,就是乘坐船只绕道,直接在仁川登陆,神兵天将一般抵达汉城。”

“咱们也能这样,借用朝廷的水师,直接转运数百里,抵达顺化城下。”

“殿下所言甚是。”朱静不得不赞叹道:“派一支兵马突袭顺化后,把守灵河,而剩下的一只兵马,则一路从占城北上,拿下广南府。”

这下,对于如此提议,众人都表示了认同。

不过,在其间,毛复则说,莫氏占据高平,虽然兵力不多,只是苟延残喘,但到底也是一份助力。

“例如楚汉相争时的梁王彭越,只要经常骚扰,就能让项羽无法尽全力出兵,顾此失彼。”

“只要莫氏拖延郑氏兵马,不是其南下,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首相刘观也附和道:“宣光府武公悳,也能勾连,以为助力。”

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秦国的出兵细则,就已经慢慢的勾勒出来。

即,在两个月后,十一月初,秦国出兵一万,五千军乘坐海船直达顺化,另五千人则从占城北上。

安南的旱季,一般在十月至来年的四月之间,这是最适合出兵的时候不需要磅礴大雨,也不需要担心什么蚂蝗雨,蛇虫乱行等状况。

计策定下,立马就有使臣从广西,抵达了高平府,找到了国主莫元清。

对于明使的抵达,后者惊喜过望,喜极而泣:“大明终究没有忘记咱们——”

虽然早在1597年,明朝就承认后黎政权,也就是郑氏把控的后黎王朝,但明朝仍然承认封给莫氏的安南都统使。

这样一来,整个安南就有两个政权。

莫氏政权也有了底气反抗,虽然,屡战屡败,但其最后都能逃到广西龙州养精蓄锐。

1598年,十二月,明朝派人谕知黎郑政权,令许莫敬恭安插太原、高平地方,标志莫氏高平政权成立。

显然,万历朝廷也相当了解安南国内形势,只是因势利导促成高平政权成立,也完成了明朝“不拒黎,亦不拒莫”,使之互相牵制的对安南政策。

如此,两相争之,明朝自然从中渔利,再不济也能让广西边境安宁。

后来,高平政权之所以瓦解,主要是莫氏参与了三藩之乱,导致清朝恼怒,让黎朝无所顾忌。

最后广西巡抚,甚至把逃到龙州的莫氏一族,都交给了郑氏处置。

此时,高平的莫元清,对于明朝这样的后路,自然是珍惜莫名。

使臣也不甘含湖,直接道:“贵国虽小,但也是一府之地,兵数万,对于黎朝也能反击一二。”

“如今这些年来,苟延残喘,朝廷很失望啊。”

“贵使何出此言?”莫元清惊了,忙不迭的拱手行礼,神色为之动容,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贵国之所以安居高平,一来是朝廷旨意,二来则是黎国人心未附。”

“如果贵国依旧蜗居高平,长此以往,怕是安南百姓,也是会忘记莫氏了。”

“要知道,在大明朝的礼部,你们莫氏可是与李氏一样,都是安南都统,虽然地方不一样,但却没有高低之分。”

莫元清大受鼓舞,他抬头,诉苦道:“我何尝不想出兵南下,只是军队士气不再,怕不是郑氏之敌。”

使臣心中暗骂,果然还是有心眼。

他受了安排,知晓便宜行事,咬着牙道:“朝廷可只用与你一万银圆,但莫氏必须在十一月初,出兵南下,最起码要一万人——”

虽然弄不懂明朝为何让其出兵,但莫元清捞得好处,欣喜莫名,转眼就同意了。

占据高平时,莫元清向明朝每年进贡,并奏:“徧方褊小,嗣后请免贡献。”

皇帝只能允之。

虽然地方狭小,莫氏在高平的财政十分拮据,却丝毫没有节俭,大肆挥耗,修建宫殿庙宇,可谓是奢靡。

小小的高平府,造反派不少。

若不是明朝支持,其早就崩溃了。

一万块银圆看起来不多,但对于莫氏政权了来说,足以支用大半年了。

此时,宣光府,镇守此处的武公悳,也受到使臣的暗访。

秦国为了让其出兵,许下了三千块银圆的价格。

后者心动不已,连忙应下。

时机显然成熟。

此时,顺化。

广南国主阮福濒,其自称阳郡公。

此时的他,在王宫中享受着富贵美人,忽然就有人奏报:

“占城的明人磨刀霍霍,似乎有出兵之象。”

这一下,小小的顺化城,瞬间躁动起来。

“明人重回大越,广南危矣——”

街头巷尾,都在流传着此等言语,让人惶恐难熬。

安南百姓,无论是朝廷,亦或者明间,都自称为大越,而非所谓的安南。

对于明朝,更是视为他国,畏惧又敌视。

因为黎朝,就是在推翻明朝的基础上建立的。

广南的阮氏,虽然建立官制,礼仪,但明面上却还是黎朝的官,在这方面还是等同的。

这也是为何秦国怕两国联合的原因。

因为再怎么说,阮氏与郑氏,同样都是李氏之臣,联合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其国主阮福濒自然同样难安,他愤怒道:“占城本为我国附属,明人占据也就罢了,如今竟然也敢冒犯与我。”

话语间的惶恐,谁都能明白。

占城并不小,约莫安南一府之地,有兵万余人,阮氏很难吃下。

而明军却能一举拿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全把广南国给震慑到了。

这种情况下,谁能不怕?

面对广南的震惊,朱静不以为意,他持续动员着大军:

“此战后,咱们就算拿下了安南的半壁江山,到时候论功行赏,会有爵位拿,成为名副其实的爵爷。”

封爵。

这是秦国拿出来的诱惑。

作为亲王爵的秦国,它能够拿出最高的爵位,就是郡公了。

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子、男,七等爵位。

最高的郡公,年俸三千石,可比大明之侯爵。

伯爵以上,都是超品。

子爵正四品,男爵正五品。

至于秦王之子,则依照春秋战国的规矩,子为封君,女为郡主。

同样,爵位提议参照大明,伯爵以上减等世袭到男爵就不动了,府子、男二爵,都只能传三代。

这些京营士兵,之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安南,不就想着封爵吗?

“为何不是大明的爵位?”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异议。

“放屁,咱们是在为秦国打仗,自然是秦国封爵,你们基本上都是孤家寡人,就算是有家卷的,也可以接过来嘛!”

朱静笑骂着:“不过,之前身上就有爵位,依旧还是大明之臣,勋爵之升,也是按照朝廷的规矩。”

这番话,让许多人松了口气。

不过,封爵的话题一出来,军队的士气骤增。

尤其是,此时的秦国,近半军人,也就是五千兵,都是本地人。

他们对于封爵,自然是大为欢喜,这是阶级的跃迁,改换门庭,在占城、西贡,几千年来都碰不到的事,今朝算是遇见了。

消息从军中,传到了民间。

一时间,秦国上下人群奔涌,许多人不断地打探着参军的情况,迫切地想要从军。

秦国上下猝不及防,差点以为有人造反了,短时间内立马反应过来,紧急招募了一万士兵,算是稳定下来。

由此,秦国上下的兵马,扩充到了两万之数。

而很显然,刚刚开拓的西贡,占城,是养不活这两万人的,尤其是京营一日三餐,隔三差五吃肉的情况。

对大明后勤压力,骤然大增。

兵部上下,倒是急得不行。

兵部尚书张同敞则坦言道:“陛下,安南之钱粮,月供十万块,臣听闻其兵马再扩,朝廷可就支用不起了。”

张同敞来历不浅,他是张居正的曾孙,天启二年,明朝才给张居正平反。

到了崇祯十三年,崇祯皇帝下诏追复张敬修(张居正长子)的官职时,授张同敞为中书舍人。

被荫补为中书舍人后,其文才出众,后来被崇祯派往湖广,慰问那些藩王们,后来去云南调兵。

这边说下,当年张献忠打到了张居正的老家江陵,强迫张居正第五子张允修出来做官,张允修不从,自杀,时年79岁。

等到张同敞回来,崇祯朝廷就没了。

由此,他就蜗居江陵。

绍武朝立,对于那些不屈的前朝官吏颇为看重,他出来为官,一路升迁。

历经十六年,终于在绍武十七年,也就是1664年,成了兵部尚书。

闻听他的言语,皇帝不置可否,他脚步平缓,石砖铺就得地面走着很是安静,间歇生长的杂草显得也颇有几分意境。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据我所知,秦国是要北伐了吧!”

皇帝随口问道。

张同敞只能回复:“北伐顺化的阮氏,如此一来若是成功,就能收回安南二府。”

他振奋道:“安南共十五府,其中阮氏占据二府,莫氏占据高平、武氏据宣光,郑氏占据十一府。”

“拿下顺化后,虽然不说是半壁江山,但已然算是迈向一大步。”

“安南收复,指日可待,陛下将可成就成祖皇帝的伟业。”

“不急。”朱谊汐笑了笑,摆手道:“秦国的京营只有五千之数,我本想补充一二,但你们都是不允。”

“毕竟京营靡费颇多,一月就得数万,是土兵的数倍。”

“但你刚才也说了,安南的收复指日可待,九十九步都跨过去了,还差这一点?”

“可是陛下,秦国已立,有二府之地,丁口数十万,怕是早就能独立了,如今依旧如饕餮般报销军费,其中猫腻颇多啊……”

张同敞也没什么忌讳,对于秦国直言不讳。

显然,在他的眼中,秦国一立,两方就是两国人,只是秦王是皇帝的子嗣罢了。

“秦国贫瘠,听说最近又在搞什么解放奴婢,赐姓令,得乱上一阵子。”

皇帝轻叹,颇有几分欣慰道:“不过,只要拿下阮氏,其就能自给自足了,到时候朝廷的负担也就不重了。”

“可,陛下,秦国上书,要三千支火枪。”

“给他。”朱谊汐沉声道。

张同敞闻言,眉头一跳,拱手,严肃道:

“我知道陛下宠爱秦王,但过于宠溺,对于朝廷来说弊大于利啊!”

“仅仅是秦国,朝廷就耗费百万,一省之赋税。”

说着,他竟然直接跪下,郑重其事道:“陛下子嗣颇丰,如今臣听闻,除了秦王、齐王外,您还在为辽王找寻藩国。”

“二十余子,若个个都是如此,其靡费之巨,朝廷怕是也背不过来。”

“臣冒死进言,亲藩之策虽好,但可不能过于频设啊——”

“如此,还不如效彷前朝封至各省呢……”

朱谊汐喉咙里有话要出,但听到这,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汉末龙蛇风云录乱虎春秋开局我成为大宗师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神武天帝魂穿刘备,从平定黄巾开始红楼:窃国贼穿越大秦:我收始皇当小弟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铁血宏图开局直播曹阿瞒大战董肥肥夺宋:水浒也称王三国:白毦陈到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