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晋王之死,前后不超过三年,且两位藩王皆是壮年,却先后或被毒杀,或因病而逝,着实是让世人为之震惊与唏嘘。
马羽当初潜伏在燕王府上时,曾听过燕王与麾下大臣的密谋,是以对这个消息早有心里准备,可当真正听闻此消息时,仍是不由得满脸讶然。
燕王与皇太孙之斗,牵连对诸位藩王下手?那可都是他的皇族贵亲人啊,虽有利益之争,但毕竟彼此之间还有血脉关系作为系带,马羽还以为燕王恐怕难以下手,可没想到,燕王此人竟是比马羽想象中的,还要狠厉得多。
马羽不由得在心中,对燕王此人也多了几分忌惮与戒备。
从明面上看,秦王之死与燕王似乎没有半点关系,毕竟秦王在封地内那可谓是作恶多端、横行霸道,连马羽听了都觉得义愤填膺。
秦王连年在自己的封地内向军民们收受金银,使得当时西安府的军民们陷入窘境,为凑齐金银,甚至不惜卖儿鬻女,颇为凄惨;有拿不出金银的百姓们齐聚到秦王府求饶时,却被他下令殴打,打死打伤不下百人。
明皇下令要安顿抚恤土番十八族人民,秦王却是阳奉阴违,不仅大肆掳掠良家妇女、让不少人家家破人亡,甚至连幼女都不放过,还将上百名幼男阉割,造成不少孩子早早夭折,惹得天怒人怨。
这还不够,秦王甚至还在王府内大兴土木,奴役军民在宫中建造亭台楼阁、花园池塘以供他取乐,时常还以折磨宫人为乐,骄奢淫欲,颇有古时暴君之相。
这事甚至传到明皇耳中,被明皇痛批:“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因此当他在封地内被三名老妇人下毒杀害之时,军民无不拍手叫好,认为只是他的恶行让受其压迫的百姓们再也忍受不了,奋起反抗而已,就连世人知道他的死讯后还觉得他死有余辜,压根没人会联想到燕王身上。
就连知晓内情的马羽,即便再怎么觉得燕王心够狠,可当听到秦王之死时,心里都觉得颇为痛快,认为秦王之死真是让人解气。
反倒是晋王之死,朝堂上下都对燕王颇有些猜疑,觉得有可能是燕王的手笔。
毕竟晋王与燕王之间不合一事,可谓是人尽皆知,。
早在太子尚在人世之时,晋王便时常会在太子面前告发燕王的过错,通过太子传给明皇,而在太子去世后,晋王愈发明目张胆,不仅总是当着明皇的面言语冒犯燕王,更是派手下潜伏在燕王府周边监视燕王的一举一动,试图搜集燕王各种大小过错,在明皇面前大肆抨击。
燕王亦是如此,他们互相之间的攻伐已持续了数年之久。
晋王正值壮年,突然毫无征兆地病逝,很难不让人把晋王之死联想到燕王的头上,只不过在晋王死后,燕王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在余下几位藩王之中无论是按法理还是按势力,都足称最强,因此朝堂上下虽有猜疑却也不敢乱嚼舌根,免得燕王报复。
甚至就连明皇,都曾在晋王逝去后,给燕王一道敕谕,上书:“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戍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意思是说,朕的诸位儿子里,就数你燕王最有聪明才智,如今秦王、晋王已经去世,你便是诸位儿子之中最年长者,安定内部、排除外患,除了你就没人能够做到。你应当带领其他诸位藩王,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好好防卫边疆、安抚百姓,这样才是报答天意,符合朕的意图。
毋庸置疑的是,从这道敕谕中就能看出,明皇颇为信赖燕王,已经把他看做是维护大明王朝的一个重要支柱,对燕王可以说是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可当马羽得知明皇的这道敕谕之时,却是暗地里直摇头,明皇虽将燕王看做是维护大明王朝的支柱,可显然没把燕王当做是自己的继承人来看待。
马羽可以想象得到,燕王看到这道敕谕时,脸上的表情会是多么的嗤之以鼻,甚至是不屑一顾,心里会有多么的不服气,我燕王凭什么要勤勤恳恳戍卫边疆?我想要的,从始至终,都是大明的王位!又岂会只满足于区区一个“支柱”?
如今的燕王在诸位藩王之中可谓是一家独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便朝堂上下多的是有识之士,猜测秦王、晋王之死与燕王脱不开关系,却没一个人敢随意胡说,毕竟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好,这种事情,还是让他烂在肚子里为妙。
在马羽看来,燕王如今在法理上已经是名正言顺,即便是登基,也不会有什么异样的声音,且他早已经有了夺权的实力,如今迟迟未曾动手,恐怕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很快便来了。
在晋王因病去世后还不到三四个月,曾率领天下义军推翻残暴的元邦王朝,荡平南蛮、统一中原、一手建立起大明王朝、受到万千百姓敬仰与喜爱的明皇,于应天皇宫溘然长逝。
这一天,举国悲痛,百姓们陷入深深的哀痛之中难以自拔,就连马羽也觉得心头发堵,闷闷不欢。
说起来,马羽和明皇也算是神交久矣,双方虽然从未见过一面,但彼此之间在推翻元邦王朝这条战线上,也算是通力合作,配合默契。
明皇在明,抵御元邦大军、攻城略地;马羽在暗,破坏元邦谋划、刺杀元邦将领,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同一个目的。将统治中原一百多年的元邦王朝驱逐出中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北伐之战中,双方可以说是各占一半功劳,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彼此可以算得上是战友。
如今明皇故去,马羽心里颇有种痛失故友的伤感,与对大明王朝将来是何走向的不确定感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内心颇为惆怅,脸上纵使愁眉不展,心情低落。
而在明皇驾崩后的没几天,皇太孙便按照明皇的遗诏,在朝堂上下诸位先帝旧臣的辅助下登基为帝,宣布大赦天下、并将登基的次年定为二帝元年。
早在皇太孙还未继位之前,他就时常担忧诸位藩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之事,经常考虑着该如何削弱诸位藩王的实力。
明皇尚且在世时,也曾问过皇太孙:“朕将守卫边疆的大任托付给诸位藩王,应该可以保边境不生乱事,留给你安定。”皇太孙却问:“边疆不安定的时候,可以让诸位藩王去防御,可若是诸位藩王不安定,又该让谁去抵御呢?”
明皇当时默然半晌,反过来问皇太孙的意见,他认为应该“用德行去宽怀他们,用法理去制约他们,若是行不通就削减他们的封地,还行不通就将封地变置给其他人,甚至可以发兵去攻打他们”明皇思前想后,也觉得他的看法确实不可替代。
因此当皇太孙登基为帝后,还没等终于等来契机的燕王动手,皇太孙反倒是先一步开始着手推行削藩,燕王最为实力最为强盛的藩王,自然就成了皇太孙的眼中钉。
皇太孙登基为帝仅仅过去两个月,皇太孙就对明皇的第五子、燕王的弟弟周王下手,收集周王曾犯过的不少违法之事,数罪并罚,直接被皇太孙给废为庶人,流放到南蛮去了,与此同时,皇太孙还下令让手下大臣暗中监察燕王府中诸事。
周王和燕王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感情要好,是燕王的铁杆支持者,皇太孙这一下削藩周王,无异于是在剪断燕王的左膀右臂,打得燕王一个措手不及。
而又在此之后的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皇太孙接连出手,以同样的方式,将湘王、齐王、代王、岷王削为庶人,各自流放到边疆,甚至将湘王逼得自焚而亡,下场颇为凄惨。
至此,明皇在位时所分封的十数位藩王,竟有大半或身死,或被流放边疆,余下各藩王个个人心惶惶,不知道那把刀什么时候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当马羽获知这些消息时,也不禁颇为震惊,感慨于皇太孙削藩的魄力与决心,然而他的心中亦不免有些担忧,皇太孙此举颇为酷烈,没有给那些个藩王留下一丝一毫的余地,无疑是把燕王架在火上烧,恐怕燕王就算心中没有夺权的想法,也都要被皇太孙种种举动给逼出夺权之心来了。
而那些原本并不支持燕王的藩王们,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为皇太孙此举,为求自保,而选择支持皇太孙的。
在皇太孙削藩的过程中,燕王也没有坐以待毙,他自知以如今自己的实力,皇太孙定然不会放过自己,因此在表面上,他藏起全部锋芒,对外谎称身患重病,闭门不出,实则暗中挑选勇士充实自己的护卫军,并抓紧时间练军,同时利用燕王府崇深之便,赶制军器。
终于,在岷王被流放之后的不出两月时间,同年八月,燕王做好了一切准备,当即谕令将士,同时上书朝廷,声称根据《祖训》“朝中已经没有正直的大臣,天子身边都是奸逆,必须要举兵讨伐,清除天子身边的奸臣。”
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向朝廷宣战,正式打响大明宫斗之战。
燕王所打的旗号是清除皇太孙身边的奸臣,声称皇太孙削藩之事,都是受奸臣的挑拨,矛头并未直接对准皇太孙,因此本是大逆不道的谋反之事,可从表面上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于是乎,这一战,便足足打了四年之久。
战事起初,燕王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除了封地大都之外,也再也没有在他控制之下的领土,而皇太孙手底下的兵力却足有燕王的三倍之多,又接连废除了有可能帮助燕王的藩王,还有着举国的领土与经济后备,怎么看燕王都是兵败的下场。
然而这时候,燕王的前期布置,便逐渐显露出成效来。
燕王因为驻守大都,北抗元邦大军的缘故,手底下的士兵个个都身经百战,战力惊人,燕王本身又是个才智出人的将领,远非软弱的皇太孙可比;再加上燕王在明皇尚且在世时,就接连暗中杀害了包括甘瑞、艾杰夫等有战争经验的大将,使得皇太孙手下几乎无人可用。
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皇太孙指挥不当、士兵孱弱毫无战争、内部管理松懈的缺点开始显现,并且严重影响到彼此间战局,最终开始节节败退。
二帝四年,燕王率领麾下大军攻至应天府宫城城门之下,曾在皇太孙削藩之时,被软禁于宫城的谷王伙同其余大臣,一同开启城门投降于燕王,京城就此被攻破,燕王率领大军杀入宫城。
宫城之内燃起大火,皇太孙不见所踪,唯见大火中的几具被烧焦的尸首,其中有没有皇太孙的尸首,已不为人知,而忠于皇太孙、譬如关先生等诸多大臣,皆被燕王下令处死。
燕王就此铲平一切阻碍,登基为帝,废除二帝年号,宣布次年为永乐元年,同时改“大都”为“北平”,正式迁都于北平。
马羽合上最后一张书涵,闭目消化着书涵上的文字,半晌方才喃喃言道:
“一切,才刚刚开始……向世人证明,你是个贤明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