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场罢免魏冉相国之位的朝会结束之后,秦国庙堂之高,最终王权战胜相权,秦国面临的外戚专权王权势弱的危局基本平息。秦王完成了不论是谁,阻挡秦国战争机器高效运转,都要扫除的清障工作。客观上,避免了由于各派势力争权夺利产生的内耗,从而被君明臣强、军力强胜、举国团结一心的赵国给击垮的局面。从此之后,秦王可以把国内所有的力量紧握于手,与迅速崛起的赵国做全面的军事对抗。

在魏冉去职之后,王稽赴魏找来的大才张禄,成为了新的相国。而值得一提的是,秦国自秦孝公以来重用列国贤才仕子,到秦昭王这里已经四代了,而昭王对于贤才的渴求之心也从未消亡,只是年轻的时候有宣太后和魏冉主政,他还一时间站不到秦廷的决策中央来,就把这个念头压在了心里而已!以昭王的英明,当然知道大才这种稀罕物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在上次他派遣王稽在魏都搜寻大才的同时,还另外派出了一支人马,远赴齐国寻找大才。

大才可不是说到哪里找,哪里就能有的,之所以下了死命令让王稽在魏都寻找,也是心中实在迫切而已。当时的列国情况是,国力秦国和赵国最强,要说文化氛围和仕子的数量和质量,还是魏国和齐国最盛。也许秦昭王也明白概率是怎么回事,所以就盯死了这两个地方,非要搞出大才来!

而齐国的稷下学宫声名远播列国,秦昭王当然是知道的,上次他就派了精明的使者,秘密的潜入稷下学宫,要在里面给秦国找到一个大才来,也就是说,秦昭王打定主意是要狠挖齐王的墙角了。不得不说,秦昭王准备的很充分,他甚至手书了一封邀请函让使者带上,诚邀大才入秦。

齐国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为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由第三代国君齐桓公田午始建。“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是齐国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最初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举办的,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战国初年,田氏经过几代努力(包括大量娶美姬妾生田姓男丁,充实齐国的各行各业),而获得了齐国上下广泛支持,取代姜氏成为王族,日渐衰微的周王朝及其封国都对此表示承认,这一事件被称为“田氏代齐”。田氏成为齐国的主人之后,虽然王族换了,但是国家依然兴盛, 对于这次“田氏代齐”事件,一直以来很少听到批评的声音,甚至很少有人以“篡位”称呼此事,这是历史上的一奇葩事件。而被齐太公田和放逐于海岛上的姜齐末代君主齐康公,最初“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的待遇也被收回,最终落得个在斜坡上挖洞为灶,聊以度日的下场。但是即使是这样,毕竟篡权就是篡权,到了第三代国君齐桓公田午这一代,心里面始终还是觉得不踏实。为了对齐国的田氏政权取代姜氏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巩固统治地位,齐桓公和他的儿子(后来的齐威王)经过一番苦心琢磨,找到了田氏是黄帝后裔,而姜氏是炎帝后裔的历史根据,因为上古有黄帝战胜炎帝而得天下的传说,同样也就为\\\"田氏代齐\\\"找到了合法性!

但是这样的一个精妙绝伦的说法,就自己知道显然是不够的,田齐要让列国的人都知道,并且达到多数人认可的程度。而这个怎么才能做到呢?聪明的田家两父子想到了一个开创纪元的办法:让当时掌握文化,和唯一的新闻媒介传播者——列国游学仕子,去干这件事。可游学士子,名声最大的当属以孟子为代表的“法外狂徒”了,他们怎会甘心听从,田齐给安排的宣传员活计呢?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专门为士子们管吃管住、拍士子们马屁的稷下学宫,也就应运而生了!

同时,因为老子是陈国人,而田氏的祖先公子完,正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由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所以,田氏政权就选择了来自南方陈国的老子学说,再结合所谓的田氏祖先黄帝的传说,从而在稷下学宫中创立了居于主导地位的黄老学说。

为了让各国的士子们蜂拥而来,田齐为他们准备了十分丰厚的待遇。封了不少着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杂、阴阳诸家。一时间,在这个管吃管住,不需要为五斗米而折腰,不需要为胡说八道而负责的开放大学里,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而秦国密使在到达齐国之后,理所当然的伪装成了游学仕子,用这个便利的身份混进了稷下学宫。当此之时,荀子正在稷下学宫第三次担任祭酒的职位上,正值春风得意,而秦使也需要在这里长久的观察、考证谁才是真正的大才,为了工作便利,所以就设法去接近和讨好学宫的实际管理者——荀子。

秦使的这马屁一拍、一待一观察,就耗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直到张禄入秦,并且辅佐秦王收拾了魏冉之后,他才看到了、找到了完成任务的曙光和契机。

祭酒的肥差,可是人人都羡慕的存在,作为一个纯学者的荀子,能担任这个职位一次,就已经很不错了,可他却前后担任了三次,这件事即便是后知后觉的秦使看来,也是相当过分了。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荀子果然被小人谗言诬蔑。作为一个心高气傲,胸怀乾坤的大学者,荀子自然不会去和市井小人争长短高低、孰是孰非,找齐国的当权者衔接沟通、甚至是阿谀谄媚则更加全无可能,所以,被罢免,是此次事件的最终结局。

一时间,荀子心中气愤难当,而早已成为他身边说得上话的表面士子,实则密探的秦使,心中反倒是兴奋异常。秦使正好在这个关头,看准了荀子正是稷下学宫中唯一的大师,既然齐国有眼无珠,让此等大才遭受无端屈辱,那秦国的热土,将是他挥洒才学的不二之选。

这个时候的秦使,也不再伪装身份,他果断地撕去了游学士子的外衣,漏出了实为秦王特使的本来面目。在稍微的错愕和些许的震怒之后,面对坦诚以待,重点是手拿橄榄枝的秦王特使,即秦昭王的邀请信函,荀子果断地放弃陈见,接受了秦使立邀他入秦的提议。

所谓“自古儒者不入秦”,但是此时被齐国给靠边站的荀子,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他的学说主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列国的国政中实施过,实在是一大憾事。况且,作为思想家和学者,布道于世的历史重任,较之那些虚的、偏见占大多数的规矩,简直是日月和烛光的差距。荀子想做一下最后的努力,把他潜心研究和改进的学说带入战国一哥的辖区,索性就同意入秦。

很快的,带着布道重任的儒学大师——荀子,就随着秦使来到秦国。

这个时候的秦国庙堂,魏冉已然被罢免,张禄为秦相。秦使明白,虽然他策划了天下闻名的一代大儒荀子入秦,但这个巨大的功劳,在可能给他带来高官厚禄的同时,也可能是要他小命的催命符咒。秦使悔不当初,让王稽先一步把张禄带给了秦王,所谓一步迟、步步迟,事已至此,他要为自己准备一条后路。

于是,在和荀子从齐国出发之前,秦使就发出了两份一模一样的密奏,一份通过外交渠道到了相国张禄的手里,一份通过秦国遍布列国的谍者机构,到了新任候正孟韬的手中。当然,到了孟韬的手里,就是到了秦王的手中。与此同时,秦使还特别准备了两份记载荀子学说主张的书简,在上报秦王的同时,也夹带的专门孝敬了新任秦相张禄。

而秦昭王在这个时候,经过罢免魏冉事件,已经对张禄非常的信任,所以在他收到秦使密报的时候,就把自己前番差密使入齐国,寻找贤才的事情告诉了张禄。早已对此事心知肚明的张禄,虽然对秦王之于他的信任深受感动,但心中深深地危机感却是挥之不去的。可是,即便是心中已经惊涛骇浪,但他的演技却是一流的,他在真情流露的表达了对秦王信任的感激之后,又在秦王的面前如实的做了一回高参。在把他的学识渊博体现出来之后,又禀奏了一些儒家的之于战国实情、虚浮于世的一贯主张。

就这样,王宫内苑,庙堂之高,君臣二人在秀了一番君明臣贤的好戏之后,张禄第一时间回到了他的相国府,开始仔细研读会来事的秦国密使,在给秦昭王密报的同时、夹带的专门孝敬他的荀子学说主张书简,他要赶在荀子面见秦王之前,把荀子学说中的漏洞和务虚部分给找出来。张禄可不希望,他九死一生才得来的相国大位,被儒学大师荀子给夺了去,即便是在秦王的心中种下一个“此人当用”的种子,从而在将来对他的相位造成一定影响,皆是他万万都不能允许的。

张禄知道吃夜草长膘的,秦昭王也不含糊,在如实告知张禄荀子入秦的实情之后,在几乎全盘接受了张禄“儒家不实在”的谏言的基础上,秦昭王还是仔细的研读了密使上报的荀子学说竹简,并且还扩大到了一些孔子和孟子的儒家经典着作。不过读着读着,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秦王就有点起意思了,所以在后来见到大师荀子之后,虽然敬重,但是言语还是带有一点失望的生硬。

视线回到荀子这边,他在跟随秦使一路策马入秦之后,不是立马入宫见王,而是先到市井之地游历了一番,借以体验和观察秦国老百姓和低级官吏们的工作以及生活。半年之后,荀子方才一路绿灯,在一日常朝之上面见了秦昭王。

大学者的待遇,在秦国也不能有所改变。秦昭王一改高高在上,面见臣子的俯瞰姿态,赐予荀子朝堂中央正位,和他相对而视的尊贵长案坐席一套,让荀子安坐说话。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荀子,理所当然的秉持了儒学前辈大师孟子,傲视君王的大学者风范,面对秦国庙堂满满的一大殿包括秦王在内的听学之人,他这个讲学老师则毫不客气,安然就座。

看到荀子坐定之后,秦王早已经等待不急,于是不搞虚套,直接问荀子道:“儒者,对于人世间的国家来说,没有什么益处吧?”

一开场就是这么毫不客气的一句,换了谁都会感觉难堪的。如果是儒家的亚圣孟子,估计就会直接开骂了。但是荀子,却非常例外的,对秦王的无礼言辞没有发作!因为他这次是抱着出仕为官,践行他的儒家治国理想而来的,且低头时还需忍下这口浊气的。

荀子平复了一下情绪,从容应答道:“儒家是效法古代的圣明帝王、崇尚礼义,要求臣子谨慎守职而极其敬重他们侍奉的君主的人。儒者如果出仕为官则能使政治清明,信义远播于四海;身居民间,则可使民俗淳美,人人自律于国家教化之中,所以儒者对于国家是有用的。”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汉末龙蛇风云录乱虎春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