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网
德志回到县城,在宿舍休息,后来知道新妹离开宣恩,她曾经发电邮给芭比,因为她用英文写的,芭比不懂,就把电邮发给德志,让德志看看。
德志看了之后,说新妹的爸爸得了心脏病,已经离开人世。
翻译完之后,德志突然想起来,新妹那段时间在永和村坐立不安,原因还不在不服水土,而是她在担心她的父亲,好在新加坡的福利待遇非常好,人人都不用担心住不起医院。
春节是穷人期待过的,富人每天的生活就像在过节,不过,有的富人懂得节约,不会过骄奢淫/欲的生活,反而克勤克俭,争取以自己的行为来教育人,不是只停留在说教上面。
对病人来说,春节就是劫,像新妹的父亲,就是过春节,人家家里欢声笑语,可他父亲感到万分痛苦。好在得的是心脏病,来得快,早点离世,眼不见心不叹,还要好得多。
德志和余哥到了江城,心里还有些忐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出事之后,每次坐车,都让人心惊肉跳的。特别是路过那个出事地点,德志很想再看看,可没有勇气,也没有迈出试探性的一步。
到了办公室,德志看到里面冷清清的,减少了工作人员,一切都变得没有了人味,让人心情烦躁。
开会也很简单,没有多少内容,也没多少人提出质疑,德志和余哥写两份报告,余哥在文字表达上欠缺点,德志帮他完成报告,和当初在巴东一样,德志觉得和人打交道,不能全靠自己,需要团队精神,正如落单的,总容易被野兽攻击,最后丧命一样。
会议很快结束,黄冈的同事在会议室里继续喝茶、喝咖啡聊天,刘小姐喊德志到办公室,德志不清楚发生什么事,就听话照做,进了办公室,刘小姐叫他把门关上,德志关了门,问:“啥事?”
“也没什么,你还记得上次老外救你们的事吗?”
“怎么不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要是没有老外,恐怕就没有芭比。老外力气大,把车门扳断了,才救出芭比,如果等火警或者武警过来,用电锯或者油锯来拆卸扭曲变形的车门,恐怕等把门弄开了,芭比人也熄火了。”德志说。
“是的。芭比欠老外一条命。不过,她要是懂得感恩,应该和老外保持联系,表达谢意才对。”刘小姐说,“可能她还没表达对老外的谢意的时候,人家先谢上门来了。”
“怎么了?老外又来中国了吗?”德志问。
“没有。不过,钱倒是来了。”
“怎么来的?”
“是他们老外为了表达问候的心情,就寄来一些钱,诺,这是四百元钱,算是一种慰问吧。不要嫌少。”刘小姐说。
“是要我去分给他们吗?”
“不是,这四百元钱是送给你一个人的。其余的你别管。”刘小姐说。
按照常规思维,正常理解,应该算是给大家的,平时发东西,德志就是这样干的,比如发本子,每人都一本;发笔,每人都一支;发钱,当然也不例外,当然是每人一百,四个人,刚好是四百。
德志说:“老外可真是细心。你代表我们谢谢他们吧。”
“不必了,他们是老外,很认真,给了我美元,我已经兑换成人民币了。不要嫌少,算是一种心意吧。”刘小姐说。
她这么说,让德志情何以堪?总觉得都是世俗的人,总是不落皇旗
德志喜欢钱,不过,一旦忙于一件事,就不会计较钱怎么花了。没有时间去琢磨吃喝玩乐,只是想着怎样做好事,当一个人的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在一处的时候,就很难再旁顾别的东西。这是人的宿命,不能改变。
人都是这样的,认真做一件事,比漫不经心地看十件事还要好。
德志道了谢,然后退出办公室。
德志不去想别人得到多少,他在盘算怎样花掉这点钱。想来想去,还是想换个手机。自己的手机太旧了,当时买的时候,还下了很大的决心,买了个诺基亚,谁知道读短信不行,很麻烦,想了很久,现在总算下了决心,买一个三星的不知道怎么样,总之,国内的外国品牌的手机就是那些有名,其余的都不咋地。国产手机,大多数国人都不信任,反而盲目崇洋媚外,不是为了炫富,而是因为对国产品牌失去信任。
想要毁誉,一次即可,一时就能达到;想要有个好名声,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德志还是年轻,如果再老成些,不在乎手机怎么样,只在乎手机电话薄里的人的名单怎么样,这是真的,有的人手机很高级,可是,在公共场合大声打电话,吸引别人的注意,或者给别人展示自己手机是多么的高级。
表面的繁华会遮挡人们的眼睛,弄得炫耀和晕厥,但是,繁华背后的故事就无人知晓了,不知道是哪个人说的,竟然说,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德志希望央视多多关注民生,不要老是吹牛,实际上,各个国家的新闻都没有中国的新闻可耻。记者说话受限,活着并不快乐和开心。
从办公室出来后,德志一身轻松,不是坏事,反倒是好事。小时候,老师骄傲德志说,资本主义国家只认钱,不讲人性,可是德志所接触的老外,没有一个像老师教导的那样自私自利,这是怎么回事?反倒是德志所在的基金会,有一大半的善款来自国外,包括新西兰,这些国家都还讲良心。
比如说,新西兰经常有台风、地震,因新西兰处在太平洋板块的活跃带上。
但是,新西兰的房子非常坚固,几乎没有听说因地震而死伤人的报道。难道说新西兰也实行报禁?或者是对电视台或者网络禁言?
谁知道呢,可能这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
德志所在机构的大多数人都来自农村,不过,农村的确有农村的好处,那里生活比较惬意,没有压力,早出晚归,中午在田间地头休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没有那么复杂的人情关系。
城里人一般比较忙碌,喜欢计较,如果不小心,就会上当,而且容易被当成傻。比如说,有奸商卖臭椿,骗人家说是香椿,结果还真有人信,结果买了后一炒,才知道上当,再骂奸商不得好死,又怎么样?人家早已远走高飞,到哪里去寻?总犯不着拿着刀到处找那人去追杀吧?
会议结束,刘小姐宣布:“放假了,没有礼物,因今年人都到齐,过了春节再来上班。”
大家都很吃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别的单位在春节前夕,都会给员工派发礼品,比如说红包,或者说,发鱼肉水果等等,不能啥都没有吧。德志不好意思提,毕竟刚才已经收到了四百元人民币,再提,恐怕给人的印象不好,还说是贪得无厌呢。
再就是,香港的机构不同内地,不注重春节或者其他传统节日,因香港的气候一年四季变化不大,冬天想看看雪,都不能,想放放风筝啥的,也没有空间。
内地倒有不少空地,也有四季的明显的变化,可惜没有多少钱,人们的生活并不幸福,反而总是愁云满布。
德志没有怨言,因为芭比还没彻底好,尹懋不在,就没有吃春节前的团圆饭,只有吃开年的开门红的饭了。到时候,领导会不会派发红包还不知道。大概不会,领导在香港,有可能会得到红包,因为香港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比较注重这个,虽说钱不多,可略表心意,对正需要钱养家的德志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离开江城,德志回到了家里,开始像去年一样打扫房间。他妻子收拾房间,一般情况下,只管地面的,不管天上的,像天花板、墙壁啥的,她都不管,不是身高达不到,是她懒得爬高上低的。
他妻子懒得做的事,德志就得做,要不然,家里总是脏兮兮的,想到这个心里就不舒服。再说,要想过精致点的生活,就必须要有一个精致的心,用精致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和人物,将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来自内心,并非是环境。
妻子属于精致的人,但是她的文化水平有限,她的优点是不骄傲,知道自己的弱点,然后有意无意地去改变,争取做到尽善尽美。德志跟她结婚以后,饮食习惯差不多被她全部改变,对于童年的美食,一样都记不起了。德志属于随和的人,在吃的方面不太讲究,因此,做的饭菜也不够香。只有他自己喜欢,别人都不敢恭维。这个事情,让德志失去了许多得到称赞的机会,不过,德志把做饭的时间省下了,可以用来学习。
学习是一场革命,不能停止,如果停止,可能就意味着自杀。因为想得到的太多,手里却没有力量,这个事情,就非常棘手。
德志的房间不足七十平方米,地上的不管,天上的只管灯、窗、墙壁还有窗帘。他把窗帘拆卸下来,然后将上面的挂钩一一取下,放进了盒子里,等洗完窗帘后,再挂上去。
用洗衣机洗窗帘,是德志最喜欢干的,免得自己用手洗,因这要耽误德志的许多功夫,他要学习,要时间准备考试的科目,早点拿到本科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