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宜嫁娶。
陆沅知感觉自己刚刚躺下没多久,就被一群人喊醒了,然后开始沐浴更衣、梳妆打扮。
从天不曾亮,一直忙碌到天光大亮,丫鬟们才停了手上的动作。
这一刻,陆沅知只觉得自己头上的装饰有十几斤重,再加上那一身极为繁重华丽的婚服,陆沅知面露怀疑地问道:“嬷嬷,其他人家的姑娘出嫁,都是这样吗?”
汤嬷嬷一脸的欣慰:“姑娘,你这一身的派头莫说是寻常姑娘了,就是公主都未必能比得上。”
“嬷嬷,这样是不是太过僭越,要不我们商量一下,这头上的发饰摘下一半吧。”
汤嬷嬷连忙按住了陆沅知的手,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姑娘,这次可是你与邺王大婚,事关两国的关系,婚事自然是要大办,岂能马虎?
你头上戴的这些发饰,有皇后那边送来的,也有邺王送来的,这些可都是你的福气,等会儿族中之人还会来为你添妆,添的越多,就代表福气越多。”
陆沅知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嬷嬷,你看看我的脑袋,这还能再插得进发饰吗?”
汤嬷嬷打量了一眼,抬手将几根足金的发簪拔了出来,就在陆沅知以为汤嬷嬷要放下的时候,汤嬷嬷又重新将它们插回了陆沅知的发髻间,只是间距更为紧密了。
“这下子就有地方添妆了。”汤嬷嬷对自己想的办法很满意。
“嬷嬷,你就不担心我等会儿走不动?”
对于这件事,汤嬷嬷还是很放心的:“姑娘你常年习武,这点分量算什么?”
汤嬷嬷看着陆沅知,眼中的喜色是越来越深,在她心中,她家小姐就是最漂亮的新娘子。
肤光胜雪,双目似一泓清泉,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着一抹英气。她压住了满身华丽的装扮,一眼看去只觉得端庄大气。
突然之间,汤嬷嬷的眼中多了一抹泪意,陆沅知连忙问道:“嬷嬷,你这是怎么了?”
“老奴想到了姑娘刚出生时的样子,一转眼过去了这么多年,你都要出嫁了。”汤嬷嬷无不感慨。
闻言,陆沅知笑了一下:“嬷嬷,你可是要跟我一起去邺王府的,到时候我恐怕又要让你继续操心了。”
“能为姑娘多操心一日,老奴就更心安了。”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外头添妆的人已经到了,汤嬷嬷将她们迎了进来。
一开始进来的都是族中长辈,陆沅知与她们的关系并不亲近,她们留下了自己送来的东西、寒暄了几句就走了。
陆沅知扫了一眼她们送来的东西,价值相当,都比较昂贵。
这些人在送东西之前,肯定都是商量好了。
陆沅知此次是嫁给临襄邺王,她们还指望着陆沅知成婚之后能够多帮扶陆家,这添妆之礼的分量自然不能轻。
最后进来的郑氏几人,郑氏、陆初和陆冉送的都是发饰,直接就插在了陆沅知的发髻间。
陆湘年纪小,她攒了许久的月银,给陆沅知买了一副手钏。
与陆沅知手腕上戴着的镯子相比,这手钏算得上廉价,但这已经是陆湘能够给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郑氏原本是想自己补贴陆湘银钱的,但陆湘固执的没有要,用她的话来说,给沅知姐姐的添妆,得是她自己的心意。
陆沅知没有任何犹豫地将手钏戴在了手上,她笑着摸了摸了陆湘的头:“谢谢湘儿,这手钏我很喜欢。”
听了陆沅知的话,陆湘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姐姐,等你嫁给了邺王之后,我还能去找你吗?”
“当然可以了。”陆沅知说完这句话,就看到了舒婉从外面走了进来。
自从陆荞下葬之后,舒婉就一直将自己关在了院子里,再也没有出来过。
她们都没有想到,舒婉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见到舒婉进来,其他人都给她让了路,好让她走到陆沅知面前。
陆沅知站起身看着舒婉,喊了一声:“舒姨娘。”
舒婉打开了手里的长木盒,里面放着一根竹叶形状的玉簪:“这根竹叶玉簪是荞荞特意留给你添妆的,她说她的沅知姐姐就像竹叶一样清绝而又坚毅,可惜她没有机会亲自来这一趟。”
陆沅知弯下了腰,让舒婉亲自将这根竹叶玉簪簪进了她的发髻间。
舒婉将玉簪稳稳地簪进了发髻间,这一刻,看着陆沅知,她似乎看到了陆荞。
这辈子,她都没有机会为自己的女儿添妆了,能为陆沅知亲手添妆,也算是成全了她的心愿。
“很衬你。”舒婉说了这三个字,她是真心地为陆沅知嫁得良人而开心。
陆沅知伸手抱住了舒婉:“姨娘,谢谢你今天能来。”
舒婉笑了一下:“你大婚,我总该要来的。”
管家从前院跑了过来:“邺王殿下带着人快到了,姑娘该准备出门了。”
听到管家的催促,众人连忙拉着陆沅知坐下,要给她盖上最后的红盖头。
郑氏频频看向门外的方向,陆沅知猜到了郑氏在等谁:“二婶,别看了,他不会来的。”
“侯爷怎么会如此荒唐?”郑氏以前从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陆绥不好的话,今天是真的急了。
按照大历的规矩,女子出嫁,应当由兄弟背出门,若是兄弟无可用之人,那就由父亲背出门。
陆书珩和陆彦舟是决计不会来的,郑氏也没有指望过他们,但是陆绥怎么也不出现呢?
“二婶,今天要麻烦鸣川堂兄了。”
见陆沅知无比淡然地说出了这句话,郑氏的心中更是心疼,若非对自己的父兄绝望,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你放心,鸣川保准稳稳地把你背出侯府。”郑氏说着,亲自上前为陆沅知盖上了红盖头。
这个步骤,原本应该是由陆沅知的生母来完成的,但是现在,只能交由郑氏来做。
没过多久,陆隽和陆鸣川久来到了松香院。
他们原本是在前院等着的,被郑氏派人请了过来,在来的途中,他们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陆鸣川对此并不惊讶,毕竟他一直在府里生活,对陆绥的为人也算是看得透彻。
但是陆隽不一样,他才刚刚回京不久,不相信自己的大哥会对亲生女儿那么刻薄。
可看到陆绥至今未曾出现,陆隽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的大哥当真是心胸狭隘到,在大婚之日都不肯给沅知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