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瑞王认得这王长吏,虽然他也奇怪这人怎么会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这里,但他现在也不容明顺帝再存侥幸心理。
立刻上去逮着王长吏一通问他在贤王门口说出的那些事儿。
白清欢喂王长吏服的那药见效非常快,他这边一问,他那边立马就将在贤王府说的那些话重复了一遍。
再结合猪骨先生不知道是听不懂还是哑口无言还有一言不发的沈功长,他们都知道眼前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随后几个御医在各自主子的眼神示意下,站出来说:
皇上是因为中了春药才会突然得了马上风,最后若不是皇上有真龙保佑,此刻恐怕已经驾崩了,而那药正是皇后勾结沈家茹眉给你这个帝王下的。
这些话一出来,诸位大臣与几位王爷们齐齐跪下要皇上圣裁。
可怜的明顺帝刚睁开眼就又经历了这非人的一切,他眼睛一番再次晕了过去。
在这紧要的关头,白清欢哪里会让他这就这么晕过去,在几个太医反应过来之前又扎了他几针,让他强行睁开眼睛看着这些人在他眼前摆事实讲道理。
明顺帝遭遇了亲情的打击,再次睁开眼之后,看到眼前围过来的这些人他一个也不敢信了。
直到眼珠一转瞄到了一个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他才反复转了转眼珠。
那人就是恭亲王李丹阳。
白清欢瞧得明白,但她不认识这人,而且那该死的高振也不知去了哪里!
还好李丹阳无意中的一抬头看到了皇上的眼色,他毫不客气地分开众人走到了皇上的床边:“皇兄现在感觉怎样?”
明顺帝眨了眨眼睛,随后看了一眼他身后的那些人,然后又看向他再次眨眼。
李丹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竟然看懂了皇帝的意思,于是他转身朝着众人道:
“诸位大人与王爷先请外面候着,待本王与皇上说明情况。”
那些大臣看了看他,又看了眼皇帝,见他正对着他们眨眼睛,于是都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这李丹阳虽然与瑞王他们差了一辈儿,但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都知道这人一心玩儿乐,心无旁骛,对权利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什么太大的苛求,他们也就放任他在皇上面前晃悠。
现在见他如此说了,也就听话的一起出了内殿。
他们也都知道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有皇帝信任的人对他说清楚这些事,也能早点达到他们废除贤王一脉的目的。
要说明顺帝为什么会信任这个小皇弟,其实也正是因为他出生时自己已经登基,而且是自己放在身边看着长大的,他的娘亲更只是一个普通宫女。
他的外家虽然也得了些富贵好处,但是手中也没有什么权利力。
说到底就是因为他没有多大助力,威胁不到自己的皇位而已。
此时见人都走了,明顺帝赶忙对着已经看向他的李丹阳眨了眨眼睛,示意他将真相完完整整的说出来。
李丹阳丝毫不含糊,把自己调查出来的证据拿了出来,还有那王长吏在贤王府门口儿说的事全部说了一遍。
也不知明顺帝是听习惯了还是怎样,这一次他竟然没有再激动,而是对着他眨了眨眼睛,又看向了旁边案子上的纸笔。
李丹阳明白他要让自己写东西,可是具体怎么写还是要看明顺帝的意思才是。
但是后者却怎么也说不出他想要说的话,只能蠕动了几下,于是李丹阳替他开口道:
“皇上是不是想说要惩治沈家与皇后他们的罪过?”
明顺帝又眨了下眼睛,眼眶迅速泛红,他倒不是难过,而是因为他虽然打算在自己驾崩之前要除去沈家这一支越做越大的外戚为儿子铺路,却没想过在他还没有动手之前先被沈家连同自己看好的儿子一起摆了自己这么一道。
李丹阳不知道如何安慰这位看起来有些狼狈的君王,只能等着他再次对自己释放肯定的信号。
明顺帝从懊恼中回过神来见这位皇弟没有动笔,于是他再次对他眨了下眼睛。
李丹阳先将他们武明朝犯了这些罪过的罪名,还有会受到的惩罚与他说了一遍:
“沈功长与贤王勾结外族攻打我国领土,致使百万余众流离失所,房屋烧毁无数,损失惨重。
按照武明律法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要行抄家灭九族之惩罚。
又因贤王是皇家子嗣,只需废出皇家玉牒贬为庶人。
但皇后乃一国之母,影响太过重大,若是惩罚过重会损失皇家威严,所以只让她去皇家寺院出家赎罪即可。”
白清欢在空间里听着他这番话,和明顺帝赞同的眨眼睛时气的要死。
怎么着?
这些人都做出了叛国和褫夺他皇位这么大的事了,还是不能对他们斩尽杀绝是吗?
还有他们一家人使了那肮脏的计谋迫使自己白家就快要灭族了,也都不能惩罚他们?
而且听他们的意思,似乎根本就没想着要把白家人的死安在出了这种主意的沈皇后身上。
她只能另出计谋,想了几息功夫,拿了张纸刷刷点点写了几行字。
趁李丹阳转身去桌上拟圣旨去了,白清欢一把将床帘子拉了下来,现出身坐在名顺帝的床头前看着他,缓缓把写好的纸条子打开来展示给他看。
只见上面第一行写的是长生不老药,第二行是恢复身体康健,第三行是为白家平冤,并且免除他们白家对公主造成的伤害之罪。
她并没有写上恢复他们英国功府该有的荣耀,因为她并不稀罕这种明明身份地位明明已经很高了,却还要被人制约的破身份。
她若要做就要做天下最大的那个人,做那个无论是谁都不会伤害到她和小弟的那个人!
看到此处的明顺帝却从眼睛里骤然放出无数光华,目光灼灼的看向白清欢严肃的小脸儿。
白清欢也不吭声,就像逗小奶猫似的,用毛笔的另一端指着这三样,每指一样就观察明顺帝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