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身为都督的李恢能有这般想法,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没办法,随着民团在南中折腾地越加疯狂,移南中之民以实汉中之策的说法,就越是广加流传。

于是少年英雄冯郎君对大汉丞相的那一次献策,也越发地让人好奇起来。

可惜的是那一次问策,只有两位当事人知道具体情况。

但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不知道事实,但可以想像出当时的事实啊。

江湖上流传冯郎君和诸葛丞相之间的版本,据好事者统计,少说也有一百多种。

每一种版本都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这是丞相府里的人传出来的。

在这一百多个版本当中,有两个版本是最让人信服的。

其中一个是大汉丞相为了南中之事,寝食不安,听说锦城外有一冯庄,冯庄内有一少年英雄,腹有定国安邦之谋,丞相为了大汉安危,为此不惜自折身份,带着赵云老将军亲自前往,以咨国事。

少年英雄冯郎君被丞相赤诚所感动,便出了这么一个计谋,以当出山之策。

这才有了后来冯郎君出仕又献八牛犁之事。

不信你去问问那冯庄周围的人,去年的时候,丞相和赵老将军是不是去过冯庄?

再说了,咱们大汉对那有才之士,向来是求之若渴,当年的先帝,不就是三顾茅庐,这才请得丞相出山?

有先帝之美在前,丞相效仿先帝,那是再正常不过。

至于少年英雄冯郎君之名,是何时传出来的,那是无关紧要的细节。

至于第二个说法,则是更令闺中女儿喜欢一些。

因为这个说法讲的是冯郎君情重,负心女无情的故事。

知不知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语,是出自谁人?

出自《长干行》是没错啦,但这《长干行》是谁写的知道伐?没错,就是出自冯郎君之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多好的文章啊!

再看看这几句所写的,不正是幼时男女的童趣?

冯郎君自小与邻里李姓女子一起长大,又被两家大人定下婚约,奈何冯家中途生了变故,冯郎君痛失大人,心神一时『迷』糊,没想到那李家女竟是再看不上冯郎君,嫁了他人……

令人唏嘘,令人唏嘘哇!

后来冯郎君深情难断,心怀愤恨之下,这才向丞相出了这么一个毒计。

没错,就是毒计!

因为不管哪个版本,都有这么一个情节。

那就是丞相曾问冯郎君,可是与僚人有大仇,不然何以会设下此等毒计,让南中不得安宁?

听听,听听,毒计啊!

去年时,天下有名的毒士贾诩刚死,接着又出了一个能使毒计的冯郎君……

这天下,也不知何时能得安定?

这就是有些心怀天下却又郁郁不得志的有才之士在叹息。

“大郎上回予我的消息,说此次回南中,是为寻人,不知可曾寻得?”

李恢心里想到冯永,却又想起了自己孩儿此次回来,似乎也是受了那冯永所托,不由地随口问了一句。

听到自家大人问起此事,李遗脸上却是『露』出失望之『色』,摇头道,“回大人,孩儿此次回来,是为寻访当年长沙太守张机。当年张机为避荆州战『乱』,隐居到了交州。”

“故孩儿先是在锦城托了丞相夫人,回到南中又找了关系,想法子问那交州的消息。哪知如今交州虽在东吴名下,但实在那士燮之手。”

“士燮诱那雍闿叛『乱』,又如何肯帮忙?故那张机的消息莫说是孩儿寻不得,便是那夫人,都是莫可奈何。”

说到这里,李遗心里不由地想起自己离开汉中时,兄长那殷殷之情,虽然不知兄长为何会对自甘堕为医工的张机如此上心,但想来定是有极为重要的安排。

可惜的是自己却是辜负了兄长的期望。

李恢身为南中庲降都督,自是不会对医工这种贱业上心,但此事关系到冯永,他倒是愿意多说两句。

“可惜……”

此时的他也是叹了一声,“当年许司徒避『乱』入交州,曾得那士燮礼待,若彼在世,能得他援手,此事易耳,可惜……”

许司徒,便是许靖,德高望重,乃是大汉三公之一,便是丞相都向他下拜,在章武元年就已经去世了。

李恢说到这里,蓦地停住了嘴。

过了好一会,这才好像想起了什么,笑着说道,“我倒是想起一人,或许可以帮上忙。”

李遗一听,顿时大喜,“敢问大人是何人?”

“中宫谒者令,许慈,许仁笃。”

李遗听了,当下就是一愣,有些迟疑地问道,“此人……孩儿却是有些陌生,似乎从未听说过。”

“许仁笃和许司徒皆是许家人,只不过两人隔得有些远。许司徒乃是汝南许家,而许仁笃则是南阳许家。”

“许仁笃当年先是跟着许司徒入交州避『乱』,后两人又一起入蜀。先帝时他曾当学士,掌文献古籍,当今陛下及位后,又得了中宫谒者令之职。”

“既然他与许司徒一起曾入交州,想来对交州之事,定不陌生,若是得了他的相助,此事说不定会有些眉目。”

“竟然还有此等曲折?”李遗一拊掌,喜上眉梢,“孩儿谢过大人指点。”

李恢淡然一笑,“至于如何求得那许仁笃相助,那就是你们几人之事,我可是无力相助。”

他身为都督,为自家孩儿指点一下,那是正常,但却不可能会介入儿辈之事。

再说了,此事在他看来,也只是平常小事,如何值得搭上一个都督的人情?

毕竟医工者,贱籍也。

“孩儿省得。”

李遗点头应下,同时心里暗暗想到,此事最后只怕还是得兄长出面。

中宫谒者令者,隶属大长秋。

而大长秋,职掌奉宣中宫命也。

说来说去,最后还是绕到了皇后身上,兄长与皇后之间,嗯……好像还是比较好沟通的。

想到这时,李遗不禁舒了一口气,虽然此行没有找到张机的消息,但能从大人这里得到门路,想来也可以向兄长交待了。

(注:大长秋及下属一般是宦官所任,但蜀汉是个特例,极少用宦官。这个从董允掌管宫中,许慈在原本历史上最后当上大长秋之职就可以看出来。个人猜想应该是诸葛亮吸取东汉宦官之『乱』的教训,极力打压宦官的结果。)

“孩儿回南中多时,却少见大人。如今大人方回府中,孩儿只怕又要返转锦城汉中,不得长侍大人身边,当真是不孝。”

李遗看向坐在上头的李恢,只见自家大人两鬓已有斑白,当下心里不禁有些感慨地说道。

李恢倒是看得开,摇头笑道,“我儿何故作此儿女之态?当今天下大『乱』,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想起自己从一个督邮做到大汉的都督之位,心下更是慨然。

“我得朝廷所重,镇守南中之地,已算是得居高位。此生所愿,便是能帮大汉把这南中之『乱』平了下去。你既是我儿,当不要堕南中李家之名。”

“孩儿谨记大人教诲。”

李遗心下翻腾,连忙应下。

孟琰的消息,李恢一刻也不敢耽搁,当日就派了快马带着密信送锦城。

得知南中那边来了紧急密信,诸葛亮心里吃惊,立刻就让人把密信拿了进来。

南中如今是大汉最紧要的地方,那里的每一个风吹草动都让诸葛亮『操』心。

而且一听到是李恢的紧急密信,他还以为是又出了什么事,哪知一打开一看,眉眼之间,马上就喜意盎然。

“好!好哇!”

诸葛亮连说了几个好字,感觉坐着不得劲,又站起来连走几步,似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又把书信再看了几遍,生怕漏了一字。

“好!好!”

诸葛亮只觉得心怀大畅,哈哈一笑,对着旁边的蒋琬说道,“这夏粮刚刚入库,没想到这南中又传来好消息,当真是天佑我大汉!”

“李都督有何喜事传来,竟然让丞相如此失态?”

这些时日,丞相笑的次数比前几年加起来的次数都要多,作为丞相的学生,蒋琬虽然不知道丞相又在高兴什么,但看到丞相如此开怀大笑,蒋琬心里也是极为高兴。

“南中大族,孟家有人来降了。”

诸葛亮把手中的信递了过去,“此人可不简单,人称孟家之虎。可算得上是叛军的一大虎将,觉得那叛军首领孟获器重,没曾想竟然会暗中来降。”

蒋琬接过密信,还没等打开看,就听到丞相说出此话来,不禁惊讶道,“竟有此事?”

继而又喜笑道,“果真是大喜事!”

只是待他看完密信后,却又有些疑虑,“丞相,李都督只说了此人来降,却是未曾探明是真降还是假降,万一……”

“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都算是大喜事。”

诸葛亮摆摆手,笑道,“若是真降,那自是大好事。就算是假降,我等也可从中探知那叛军的虚实。”

“那南夷之人,若论勇悍,那自是令人信服,但若论计谋,”说到这里,诸葛亮轻蔑一笑,“却是差之甚远。”

“哦,不知丞相此话怎讲?”

蒋琬听到丞相这么说,自是知道丞相心里有了计较,连忙虚心请教道。

“公琰且看。初时我曾叫李正方连写六封信,欲以此安抚叛军。但那但雍闿却只回一书,其言极是傲慢。不臣之心,南中尽知。可见那时叛军欺我大汉正值危急之时,骄横之心甚盛。”

“但如今,那叛军外断了东吴之援,北上又遭李德昂所败,还有那永昌,”

诸葛亮提起永昌,语气也不由地顿了一顿,这才继续道,“永昌虽孤悬在外,但从民团所探来的消息来看,我猜测永昌应仍在坚守汉节。”

“丞相何以知之?”

永昌自南中『乱』后,断了联系,蒋琬看到丞相说出此话,连忙问道。

“叛军久未得寸进,心中必是着急,他们一旦攻下永昌,只怕恨不得天下皆知,以求振奋军心。更可让那曹贼觉得有机可趁,进犯大汉,让他们得以喘息之机。”

“可如今虽然总有消息传来说永昌早已沦落,但其中皆是语焉不详,多有前后矛盾之处,故皆不可信。”

“由此看来,那叛军竟是连南下都不可得,当真是犹如困于笼中之鼠。若是假降,那也是被『逼』得出此下策,以求突破。所以就算孟琰是假降,我亦观得叛军当中,人心必有不稳之像!”

诸葛亮越说越是高兴,手拳击掌,看向蒋琬,眼中大亮,“公琰,平定南中的时机,只怕日不久矣!”

“对了,那粮食,收集得如何了?”

说起南征,诸葛亮第一个反应就是粮草。

“回丞相,今年的粮食收成比去年的大熟之年还要好一些,不少大户人家愿意卖粮。只是这粮价……”

蒋琬迟疑了一下,“这粮价却是没跌多少,和往年平价差不多。”

“我知道。”

诸葛亮点点头,“屯垦汉中,也是要费不少钱粮的。粮食虽然丰收,但汉中那边却是要耗费不少。粮价下不去也是正常。但只要他们肯卖就行,粮价高一些,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再说了,如今朝廷好歹也有些……进项,能买粮食,那就尽量多买一些。”

朝廷屯粮,以备饥荒,那是常事,引不起粮价的大波动。

只是说到朝廷进项时,诸葛亮的语气有些古怪,而蒋琬,则更是脸皮抽搐。

今年朝廷的日子似乎一下子好过了不少。

没办法,卖八牛犁,卖军粮,卖劳力,甚至卖羊『毛』,和纺织工坊分成等等,虽然比较零碎,但架不住量多。

这钱帛布收着收着,一直过着紧巴巴日子的大汉丞相,突然就发现自己手头上宽裕了起来。

再加上粮食大丰收,钱粮压手,腰杆就硬了。

只是这钱的来源,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心虚。

没错,就是心虚。

朝廷收上来的钱收得心虚,倒也是一桩怪事。但偏偏今年就出了这么个怪事。

八牛犁是某个小子在诸冶监做出来的。

军粮是某个小子献上来的。

劳力是某个小子先买的。

羊『毛』织布是某个小子搞出来的……

算着算着,好像大汉挺亏某个小子的。

诸葛亮干咳了一声,问道,“那黄家,不是也要收粮吗?收得如何了?若是有什么问题,不防给他们搭一把手。”

黄家是在为某个小子收粮,大汉丞相还是知道的。

“回丞相,黄家给出的粮价比市集中的还要高一些,自是不愁收不上来。”

蒋琬对此事其实还是有些微词的,粮食跌不下去,跟黄家提价收粮也是有关系的。

诸葛亮“啧”了一声,颇有些无力的感觉。

你说你为什么就这么能干呢?我就是想帮帮你,都没地方『插』手。

唉,要不,让他升个官,给他压压担子?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绝品透视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种出一个强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大宋异姓王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